北京老吗?不,他不老,他正以一个青年的姿态走向世界。他的老在于文化底蕴的深厚,以及风土人情的沉淀。老北京,在我想象的画面中,应该是有卖糖葫芦的小贩走街串巷的吆喝,“糖葫芦嘞,冰糖葫芦嘞”,声音洪亮,招来了胡同里四面八方的小孩子,他们蹦蹦跳跳的跟在后面,有模有样的学了起来。街上的小饭馆,三五个人围坐一张木桌,桌上是冒着热气的涮羊肉,夹起一筷子羊肉,暖到心头,让人暂时忘了冬日的寒冷,临走的时候,店小二还不忘寒暄一番:“您慢走,下次再来啊”。客人都走了以后,小二得了空闲,便坐在门口,哼哼起了京剧小段,虽然没有专业的那样字正腔圆,但听着也很舒服。不远处,有一位老者在说书,上回我们说到“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下面坐着几撮人,虽然天气很冷,但是人们也津津乐道,不时讲到精彩的地方,还不忘拍手叫好。夕阳西下,大街上的人变得零零散散,路两边的小摊位也开始收拾回家,推着车子走进胡同,陆陆续续的也有不少人回来,大家在胡同里遇见也不免寒暄打趣几句,爽朗的笑声在胡同上空盘旋。四合院里的人还没歇息,东院的婆婆和媳妇在剪窗花,旁边的小孩子拿起剪好的窗花,对着镜子展开,是一个大大的福字。因为春节要到了,家家户户挂起了大红灯笼,大人小孩都忙了起来,大人忙活做年夜饭,把一年到头做好的食物都拿出来庆祝这个春节,一家人忙里忙外,好生热闹。小孩子们,你拉着我,我拉着你,在灯火通明的胡同里跑来跑去,不一会儿,鞭炮声此起彼伏,烟花也接连不断,许多大人也闻声赶来,站在门口看天上的烟花,好似这烟花能给人们带来一年的喜悦。年夜饭上,大家团团圆圆的围在一起,“哈哈哈,我吃到铜钱了”。小孩子在炕上高兴的蹦了起来,把大家都逗乐了,在这欢声笑语中,新的一年开始了。孩子们拉着拉着,跑着跑着就长大了,到了上学的年纪,此后胡同里多了背书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街边的小贩有的已经有了自己铺面,不用再在外面风餐露宿,人们的生活一直都很平静,突然一天一声枪响打破了这份安静,日本借寻找失踪的士兵为由,在卢沟桥拉响战争的号角,那一年胡同里不在有欢快的读书声,而是一群青年学生的示威游行,“还我中国,还我中国”。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将无数珍宝洗劫一空。我们却不能反抗,反倒要去签一些丧权辱国的条约去祈求一时的和平,人们不会忘记这段历史,当然,老北京更不会忘,因为他的每一寸土地、每一面城墙都记录着当时的一切。如今的北京变得年轻起来,他从金朝开始作为首都,经历明清时期,他就不仅仅是一个拥有汉文化的,他是多种文化的综合体,城市在顺应时代的变化,但他的传统还在,就想形容四合院的诗句一样“庭院深深深几许”,他所具有的深度需要我们一一探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