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在和一位做产品的前辈同学白同学(比我起步早,对产品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我的榜样)聊天,谈到了“什么样的产品才可称之为好产品”,,我迅速说了句“能满足目标用户的需求的产品”,白同学说还有吗?这个我还真想了一会,补充说:“而且用户体验很棒”。显然这是片面的,不足以为“好产品”下定义。
想要做产品经理,我必须得把这个搞明白。结束之后,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到行业大佬对好产品的定义,恍然大悟。
初次定义为:能满足目标用户需求,能产生商业价值,且技术可实现的产品。
又过了一天,看到一篇文章,可以说是很详细的定义了,于是做了以下整理补充。
要从多层面去定义一个“好产品”。
首先是产品的层面,也就是我最初的理解,持续不断满足用户需求。满足需求,重点在“真”,目标用户,重点在“准”,要挖掘用户真正的需求,首先要足够了解目标用户,通过调研数据来验证这个需求是否为真需求。这些达到之后,还不够,还必须得持续不断的满足,这就要从交互和设计层面不断优化产品体验,推动产品迭代,不断挖掘用户需求。
第二,运营层面,目标用户持续使用产品。产品被做出来,项目才刚刚开始,运营迭代很关键,把产品推给用户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哪怕这产品真能解决用户需求。记得在大二的时候,在外联部拉过一些批量类赞助,就是一些app下载注册,然后按量给钱,虽然按量完成了,但是我发现大家并不是很情愿下载注册,很多做完就卸了,哪怕是我也下载体验过并诚心推荐使用的。所以,当运营层面发力让产品被大量用户初次使用并成为活跃用户,并主动传播产品,离好产品就又近了一步。
第三,商业层面,可以带来商业价值。做产品不是做公益,还有一大批产品制作人等着吃饭呢,公司从产品中获利,才会更有动力去不断完善产品,给用户更好的体验,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最终赚不到钱的产品都是耍流氓。
第四,市场层面,目标用户足够多。这一点就相当传统行业的薄利多销,薄利暂且不说,多销必定赚钱。
第五,情怀层面,不作恶。字面上可以理解,对我这个小白来说,它的重要性,还有需要时间去感悟。
最后,再说说技术可实现。最近项目组搞技术的的同学已经开工几天了,在我刚开始给他们讲需求的时候,有同学会给我说个别功能以他们现在掌握的技术实现不了,我考察过后,貌似有点难,没办法只能在不改变核心功能的前提下把这项功能改动一下。后来陆陆续续还会有同学找我说什么能不能换一换,真的难到他们了。其实我们的项目功能很简单,但是由于大家都还是处于开始学习的阶段,所能掌握的技术有限,逼他们也无济于事。刚刚看到同学转发给我的一个视频,产品经理和程序员打架了,原因是产品经理提了一个需求:要求app做到根据用户手机壳颜色来改变软件主题颜色。可能真的是把程序员逼到绝境了吧。不过希望以后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这个需求(对于一个强迫症患者来说,有时候手机壳和app主题颜色不搭真的挺不爽)。所以说,技术是基础,想法得建立在可实现的基础上。
感悟历程会持续更新,早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