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是人类的第二个大脑。懂得如何使用自己双手的人们独享着一条了解这个世界的秘密幽径,不懂得动手或实际操作艺术的人永远也发现不了这条幽径。
因此,不是心灵手巧,而是手巧心灵。动手,是提高智商的不二法门。
在大脑的动作神经中枢里,有掌管手运动神经功能的组织,使手运动的时候大脑相应管理手功能的神经元发生联系,因此手指的运动越精巧、越熟练就越能在大脑皮层上进行更多的练习,从而使大脑更聪明。
精细动作发展的第一年
▼
新生儿
新生儿会反射性抓住手中的物体。
1-2个月
小手半开,会吮吸手指和玩自己的小手。
慢慢从被动握发展到有意识地主动抓握,能握住拨浪鼓2-3秒不松手。
2-4个月
抓握反射逐渐消失,能够用手掌抓住物体。
手掌张开,会把物体拿到眼前进行观察。
4-7个月
能够用除拇指以外的所有手指。
开始能够用拇指抓握物体。拇指、食指和中指开始协同工作,能抓住手掌中的物体。
宝宝抓握更具方向感,能在眼睛的指引下主动张开小手来抓住物体。
宝将玩具从一只手转换到另一只手。
7-10个月
宝宝能用手像耙子一样的抓握物体。
宝宝会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捡起并抓住细小的物体。
会拿玩具互相敲击。
能将积木放进盒子里,再从盒子中取出来。
10-12个月
食指和拇指可以并到一起来捡起很小的物体。
宝宝拇指和食指的配合已经相当熟练,能够灵活运用“拇食指捏物”。
想要拿取其他物品时,会主动放弃手里现有的东西。
宝宝能五指并用地握住笔在白纸上留下点点。
精细动作发展的第二年
▼
第二年的宝宝手眼协调和双手协调能力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摆弄实物是这个年龄段的主要活动,从一只手拿起什么都敲敲打打,到两只手在眼的配合下玩耍一个物体,到同时摆弄两个物体,再到用不同的方式摆弄各种物体,如把小盒子放在大盒子里,宝宝在玩耍中进一步认识了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各种联系。
好了,我们陪同您一同看看宝宝的小手到底能干点什么吧!
喜欢乱画
在家里准备多张大的绘画纸,容易出水的蜡笔、记号笔给宝宝,把纸铺在地上或者桌子上允许他在纸上乱画。
喜欢塞和插的动作
给宝宝准备几个小瓶子、一些珠子,让他把珠子一个一个地塞进去再倒出来,或者给宝宝准备一个存钱罐、10个硬币,让宝宝反复练习。由于珠子和硬币的直径均小于5厘米,您一定要在宝宝旁边监护他的安全。
嵌套物品
给宝宝一些安全的并且可以套起来的东西来练习嵌套,例如塑料量杯和碗,木制或者塑料的套娃玩具。
堆砌物品
给宝宝一些不同形状、大小和颜色的积木来练习堆砌、搭建和平衡。模仿宝宝搭建的房子,并和他交流、一起游戏。
喜欢翻书
给宝宝准备薄厚不一的书,陪宝宝读书时鼓励宝宝翻书,开始时他可能一次翻过好几页,您可先将手放在一页书的下面,让他捏起一页翻过来。等这个动作熟练后,可反复用“慢镜头”示范捻起书页,一页页地翻 。
总之,建议您要给宝宝准备丰富的、安全的物品让宝宝练习抓、握、捏、倒、舀、夹、粘、拧、穿、敲、撕、按、插、推、拍,从而促进宝宝手部动作的发展及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由“手巧”促进“心灵”。
精细动作发展的第三年
▼
宝宝的精细动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现在,他的手指功能越来越分化和成熟。伴随着这种分化,宝宝改变了原先双手同时行动的习惯,尤其是当他为了某种目的而使用工具时,常常依靠一只手就能顺利完成任务。
宝宝的手指动作更娴熟,比如穿珠子的工作,穿珠子时不会再掉落很多,而且效率也提高了很多。绘画时,手腕和手臂的挥动幅度小了,灵活度也提升了不少,玩拼图更得心应手。
起初,大多数宝宝并不能确定自己更善于用哪只手,最初他每拿到一种工具时,都会从这只手换到另一只手,比如,拿勺的时候,会根据哪只手离勺比较近来确定,就算他一开始用了一只手,但是吃饭的过程中,他还是会不断地换另一只手。只有到3岁的时候,才能确定哪只手更有优势。
我是马僧一个IT奶爸,我精心整理出一份宝宝成长途中会用到的材料,欢迎加我V(marcbro3654)领取,朋友圈每日分享育儿心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