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后人总结为“意必固我“。
2.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3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4.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
必修:
01. 聊历史
今天聊天之前,先来说个历史故事:
1864年大清出版的丁韪良《万国公法》,因为他是个传教士,翻译过程中为了让中国人易于接受,采用了春秋大义比附国际法规定,造成了理解错位,那种解释近似于自然法范式的角度。
但就算大清官员知道实证性的国际法,也不会把核心关注点放上面,因为当时大清的状况更重视的是大的义理,而非具体条文。
所以甲午战争爆发后,中日两国在国际法方面的功课的差异,日本在战争中做了大量国际法的宣传,把自己表现得很懂国际法,相反中国没有这样的做法。当时的日本把战争变成了国际法知识大秀场,当时日本出版了各种国际法著作,所以日本开始被承认为“文明国家”的候选人,大清则被视为没有能力参与理解国际法的野蛮国家。
这就是理解偏差造成的历史遗憾。
当然,我们不是外交官,也不是学者,不需要做一些太大的决定,那么即使随便发表一些理解偏差的观点,也无伤大雅,是吗?
002 讲故事
前阵子发生这样一个事情,有一个女医生在游泳的时候,因为几个淘气的学生与她发生了肢体上的冲突,女医生的老公教育了这几个淘气的学生。
最终学生的父母,在网络上进行了网络暴力,女医生受不了这样的压力,最终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这让我们想到了什么?
古人云: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是,我想说,眼见未必为实,很多事情,都是有前因后果,我们不能取其片段进行恣意的发表言论。
这就是应了孔子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当我们总是习惯让自己去随意猜测他人的时候,就容易发生冲突。
然而,
任何冲突,都是源于自我感受未得到自己的内心的需要。
每个人都只站在自己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却忘了换角度去理解。
003学沟通
提到了沟通,我们都想到了什么?
沟通的本质就是,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表达出来。
每个人的发表自己感受的时候,都会带着自身需要和思维习惯。在工作家庭中,我们时常会去滔滔不绝的讲述自己的不易和需求,时常会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倾听。
倾听——是一种接纳的态度。
当我们尝试去倾听别人的观点的时候,其实就是一种有容乃大的格局。
最好的谈判方法,其实就是倾听对方的真实需求。因为成年人时常忘了像孩子那样,简单提出自己的需求,她们总是希望你能猜到。
所以,培养自己倾听的习惯,才是沟通的第一步。
004 谈恋爱
爱,是好的沟通充要条件
表达爱,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开始。
因为责备会传染,当你习惯性去责备他人的时候,你会发现身边的人都是喜欢责备他人的。
而当你习惯去表达爱的时候,你的爱会充盈你的生活。
谈恋爱失败,大多时候其实都是源于对于未来不确定性。
而不确定都是源于,习惯于自我臆想,而非尊重事实。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谈恋爱,不能只让荷尔蒙掌控你的大脑,还需要学习用心管理好大脑,不要随意的用自己的想法去揣测对方行为的因素。
不管你是和你的伴侣、孩子或者父母,都要学着用“谈恋爱”的心态,去倾听,去宽容,去接纳。
选修:
今天在社区做志愿者,量体温,做记录。
社区居民埋怨我们管理不够严格,送外卖的小哥埋怨我们管理过于严格,忘记带出入证埋怨我们不通情达理。
有很多人,都是带着不太动听的话语,进行讽刺谩骂。
我今天只是值班一天,就感受到社区工作人员的不易。
每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需求,发表言论,却忘了别人角度的为难。
达到和谐共生,都需要先了解对方,找到重叠点,然后寻找共生点。
婚姻如此,交友如此,生活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