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心语:经济发展方式是人心灵的展示。农民工素质与经济发展方式还不相适应,急待提高。
根据2月22日新华网综合频道报道:春节过后,由于经济迅速回暖,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严重缺工现象。其中,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城市缺工超过200万人,部分生产线处于停工状态。企业纷纷上调工资,调低学历、年龄等限制,以缓解用工荒。
从我国的人口结构看,农村人口占了80%以上,而年龄在20至50岁之间适合到外地打工的农民工随着年龄的增加在逐渐减少。
农民工以老家定居生活为主,无固定职业,外出打工随意性很强。从年度生活特征来看,春节之前,很多农民工就像候鸟一样从工作地点返回老家过年,春节过后又到处找工作。但很多农民工由于受到社会及个人生活条件的限制,除一身力气外,并无一技之长。
农民工有力无处下,企业找不到符合自己需要的人才,企业与农民工如何对接?这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如何破解这一个难题,成为许多企业今后及很长时间内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2月3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把用工荒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两个问题结合起来思考,这就使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变得更加尖锐。
一边是数量有限的无技术无固定职业无定居点随时会任意流动的农民工,而另一边是企业要由劳动密集型的“三高”企业过度到低碳时代的技术密集型企业。
企业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节能减排,要保护环境,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提高劳动者素质。而在我国特别是沿海的很多企业中,劳动者又主要是农民工。因此,提高农民工素质就成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
提高农民工素质是农民工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60后、70后的农民工随着时间的推移,年纪逐渐增大,已经不是远距离的劳务输出的对象,只能就近找点适当的工作去做。而作为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人数也在逐渐变少,当然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如果说60后、70后农民工平均文化是小学的话,那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文化程度最起码是初中。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民自身情况发展来看,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老一代的农民工整体素质低,还有许多文盲,只有少数的懂一点祖辈传下来的手艺,外出打工主要是体力劳动。
新生代农民工,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受教育水平相对要高一些,思想开放,工作生活要求要高一些,渴望到城市工作,希望早晚有一天融入城市,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工的思想观念、技术水平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在社会时代的大变革中,广大农民也深深意识到,要想过上好日子,就必须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文化科学知识。他们对技能培训欲望强烈,希望通过培训,掌握技能,得到技术性强、收入高的工作。
提高农民工素质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企业也随着时代大潮不断前进。在改革开放初期,企业比较少,其性质大都是国有企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分配方式的改变极大提高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
但如同一个饥饿的人出去找食物吃一样,在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含量很低,能源消耗很大,环境污染严重,是过度的物质贫乏之后为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而释放出来的大发展大繁荣。
但这不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是粗放型的经济类型,是不可能长期发展下去的。
2009年12月7日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8日发表讲话时表示,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降低排放存在特殊困难。但是,我们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
从此,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低碳经济时代,节能降耗,节能减排,消除“三高”企业,提高企业技术含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成为整个所面临的严禁问题。
企业要转变发展方式,要脱胎换骨,就必须要努力提高农民工素质,增加农民工的科技含量,才能使企业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
提高农民工素质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胡锦涛2月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了重要指示,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通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企业改革改制,除国家持股的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大型企业外,很多国有企业都转化为民营、私营企业。原有企业通过改革改制,下岗分流,最终持有股份并长期居住在企业的职工本来就很少,很多企业特别是新生企业主要就靠候鸟般的农民工来支撑。
要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加快农民工的城市化进程,解决农民工的户籍问题,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全面解决农民工的各种待遇问题,使农民工也像城里的居民一样工作、生活,才能使农民工结束候鸟般的生活,在城市定居下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
如此,除在政策上积极解决“三农”问题外,还必须对农民工进行大力培训,努力提高农民工的素质,才能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可能。
2010年03月05日14:56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责任编辑:秦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