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个体的,关系是社会性的。情绪是一种能量,不同情绪积蓄的能量不同,情绪没有偶然性,可以找出一种规则,而这种规则会形成命运,是必然的。你的命运是由你做主的,一切的关系都是被情绪推动的。
我需要大家不能家长里短的聊天,也不要伪装,要找到方向,比如人生来就好像在一列火车上,那就有可能永远不知道火车的真实模样,它的长度等。你去火车头只能看到火车头的样子,去火车尾也只能看到,火车尾的样子。
要学会找对立统一的关系,比如男女,男性是理性的、喜欢事前想好、是有力量的,有证据的、是阳性的,而女性是感性的、事后想的、是无力的、是阴性的。女性的感觉嗯,大多是精神层面的情绪反应,多靠直觉感觉不需要力量,所以说无力的。男女,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存在即合理,要先找到对方存在的合理性,然后寻找对立性,然后再寻找统一性。
真理在金字塔的顶端,一定有一个真理,一定有一个真理是唯一。现在的社会是高度信息化了,但大家接触到的大多是片面的信息,人的自我是独一无二的。人有对未知的强烈愿望。
个性和本性,个性是不断变化的,人的个性是懒。人为什么会懒,什么样是不懒呢?收紧的状态下是不懒,紧比如生气,松是快乐、幸福的感觉。经历很多事的人更会约束自己。关于个性,比如吃是本性,吃什么是个性,而吃什么面临选择,只要有选择,就会有分别心。
很多时候我们不思考,而直接相信。现有的社会规则,我们不去探索真相。现在的家庭教育目标是教育出来一个听话的孩子,好的婚姻是要找一个听话的对象。
所谓和谐,就是明着占便宜,暗者占便宜,先占便宜和候占便宜的统一。
人活在社会中,谎言是必须的。
可以学着把所有你认为的真相列出来一个个筛选,要全部筛选完才知道对错。先有认知,然后是有思维,然后才是真相。
修行的进程分为三个进程:
1.是发现自我(方向)
2.是自我解析(努力)
3.是自然法则
第一,第二是很难脱离二元性的。
比如爱情是永恒的,很多人选择相信,而没有去论证爱情到底是不是永恒,要学会自己去拆,去拆才有可能发现爱情可能根本是不永恒的。
一个角色是一个位置,所有准备可能都是为了进入角色,每一滴水都是大海,每一个细胞都是身体,每一滴水,和细胞都蕴含着大海和身体的信息,我们寻找自然规则非常类似于鱼找水,鱼一直生活在水里,却找不到水,我们一直生活在自然规则中,却没有办法发现自然规则。
写作的时候要写事例,当写不出来的时候,不要硬写。对立关系分析,要学会横着写,比如从小到大,当大的无法避免的时候,小的事情也一样会不可避免的发生。
人的成长过程中和父母兄弟姐妹等亲人是比较亲近的关系,而夫妻是彼此进入,这是最亲近的关系。男人由很多女人片拼接出一个理想女性,而女性学着改造一个男人。想要改造男人也是一种好色。
这个社会上有修养和品行的人大多是能装的人,而懒是人的个性,他要适应适者生存,越适应会显得越真实,越接近自然规则。
自我解析是一种主动的拆解,人从发育停止,从青春期开始选择相信开始从众随大流。
修行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从肯定人生变为否定当下,是觉醒、是寻找知行。
师傅是一种个体行为,学做人、师父要成为环境,让孩子观察你,要成为偶像。师生是一种集体行为,他是教给学生知识,是管理与管理者的关系。
所有的人际关系无非是距离远近的区别。
教育孩子要分为生活和社会两个方面,在生活方面是教会孩子细节,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让孩子学会模仿,父母要成为孩子的偶像。在社会学校方面,这是有框架的知识,要学会管理,比如作业就不用父母每天先做一遍,我们要学会用类别,思想占领孩子的思维方式。
要学会区分感情利益和关系,付出和得到的关系都要和自我挂钩,一切都是因为自我才发生,一切都是以不让自我吃亏为出发点。
所谓鸡汤都是没有明确的结果的。
每个人和她的婚姻对象和孩子都是不同的人生轨迹,只是在某个点相遇了而已。
事情可以分为家长里短,人和事,还可以分为文化,还有自然规则,还有整个社会,那我们的自我规则就是要多和自然规则、类别去靠近,而尽量远离具体的人和事,远离家长里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