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安还是相欢?
人在年轻的时候,谈恋爱,多半都是奔着相欢去的,大家都想的是,要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当然也有看重相安的人,彼此相安,感觉踏实。至于欢不欢的,就退而求其次了。当然还有一方安,一方欢的,滋味就只有各自知道了。
有人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市面上讨论幸福的书籍很多,我也学了不少。但是今天觉得,幸福应该包括两个词:一是相安,二是相欢。安若是没了欢,就如同行尸走肉,了无生趣;欢若是没了安,如无根之花草,漂浮不定,那欢也只是灿如烟火、流星,倏然而逝。
如今这个社会闹离婚的为数不少,比例很高。原因各不相同。正常情况下,我猜测大概就是要么不能相安,或者不能相欢,就只有散伙了。
其实严格来说,这两者不是对立分割的。往往人心安才能心欢啊。而欢愉后才能心安啊。但是我们仔细观察,深入研究就发现,随着生活时间愈久,这两者就如同一杯水一样,慢慢沉淀下来,清亮的和浑浊的就截然而分层了。
相处日久,久则生情,有情则安,这便是彼此相安的根源了,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新人成了旧人,红颜成了黄颜,少年成了老夫,彼此相望,何欢之有啊?
耳鬓厮磨的激情消散后,生活方式上,思想行为上的那些差异渐渐显露出来,彼此竟然感觉空空如也,无话可说。这时,何欢之有啊?
人心如水,昨日欢愉已不再,今日欢愉何处寻?一来,欢愉这个东西满足了过后就淡然了,就成了安了,二来,人心思变,敌不过岁月变迁,志趣爱好也会变化,更何况是彼此相对的两个人。所以彼此的欢更难同步了。
有人求欢,一不小心失去了安,然后半生凄迷,悔恨无比。有人求安,怎料到被他人所累,亦是如笼中困兽,郁郁寡欢。
二、婚姻的两个层次
婚姻里也是要分无条件的爱和有条件的爱的。夫妻双方经过恋爱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是经过了双方家庭的支持,彼此双方的信任才走到一起的,然后有了共同的财产、家庭、孩子,就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心理共同体,这个心理共同体就是家。家有物质的成份,更重要的是精神上情感上的成份。
无条件的爱给予基本的安全感和信任,有条件的爱给予双方价值感、意义感。家庭的重要基础就是无条件的爱,也就是相互的信任和安全感,这个是无条件的。
接下来,就有区别了。家庭关系另外一层爱就是有条件的爱了。就是满足彼此各自的价值感、成就感,以及兴趣爱好。
很多人犯错就是无法正确区分这两层关系,把两层关系绝对化。具体来说,就认为我们既然是一家人,就不能分彼此,不能讲条件,不能讲交换。或者反过来,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纯粹就是一个交换关系,不讲奉献,不讲暂时的牺牲,不讲忍耐,不讲体谅和换位思考。
可以这样说,在基本信任的基础上,两个人的相好是换来的。
以前认为,咱们是两口子,你就必须要对我好。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人心如水,过去对你好,只代表过去,换位思考,说不定对方也觉得你对他(她)不如过去好了。
所以,要想对方对你好,你要付出才行。你不付出也可以,但是你只能得到基本的信任和安全感。也就是你的婚姻关系就只是相安而已,谈不上相好了。
然后,这个换法,人不同,情况也不同的
比如对方喜欢钱,你就努力挣钱,对方喜欢玩,你就陪他(她)玩,对方喜欢唱歌,你就给他(她)伴奏。一句话,投其所好。
但是,我们三观不合,爱好不同,兴趣迥异,或者,我投他(她)所好,他(她)不投我所好,怎么办?我猜想很多人要这么问。
是呀是呀,这些确实是大问题,而且是普遍的问题。
如果你们能做到彼此接纳对方,宽容对方,求同存异,彼此尊重,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和空间,也许问题要轻得多。
怕的是大家都一意孤行,非要让对方满足自己,对方偏偏满足不了,这就要闹矛盾了。
但仅有这几句话,可能也无法去解决所有人的问题,婚姻里的问题,值得每个人用一辈子的光阴去学习,去成长。
但我这篇文章,是想让你认清婚姻的两个层次,那就是,无条件的爱确定彼此相安,有条件的爱让彼此相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