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虹市首富》这部电影本身用最荒诞戏谑的方式,描述了当代中国减肥狂潮、投资狂潮、暴发户心里、保险业黑幕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科普性电影。不能拉得更高了,因为如果说一部电影的中心思想,大概能扯满5000字。
抛开电影的大力宣传甚至各种博眼球的PR,我们不谈这一个电影的功过,今天从传播心理学谈一谈有着完美结局(happy ending)的轻喜剧电影为什么票房会比较亮眼的原因。
简单的也不说了,比如喜剧片、贺岁片更适合全家观看,其乐融融不会出现少儿老人不宜的尴尬情节,看起来更安全这些。直切主题吧。
脑补惹的祸:完形心理
完形心理学是心理学重要流派之一,兴起于20世纪初的德国,如字面意思,人的大脑会想做完形填空一样去补足缺失的部分。装逼一点的叫法就是格式塔学派(德语:Gestalttheorie),闭合律是格式塔心理学派最基本的规则,即对看到的图形进行完形的行为。如果你感兴趣,有很多好玩的测试图片。
在现代设计中,多数广告的LOGO也会利用这种补足心理去设计。比如IBM这种强迫症想打人的设计:
格式塔学派讲人类的大脑是以潜意识的方式来补足那些缺失的环节,当我们的大脑看到不完整的图形时会产生焦虑感,而后潜意识地补全图形让大脑感到满足。这其实也是电影的起源,电影是由画面组成的,每一秒24帧画面,快速翻动会就形成了动画效果,这就是典型的利用视觉神经对大脑的欺骗。
同样的,大家看到男才女貌会觉得比较舒服,而好白菜让猪拱了就会不舒服。在脑补电影情节时,看了之前的影片内容,自然会对后面发生的故事有一些期待,当结局以你以为的方式结束时,你会莞尔一笑,果然是这样。
结束男主给女主一个爱的眼神后,你内心无比波澜不惊的想:早就猜到会这样了。当你向朋友推荐的时候,多说会说:嗯,就那样,没功没过波澜不惊预料之中。
在垃圾影片横行的现在,这种评论就完全是正面良心评价了。
这就是下面这个理论的开始:导演把你放在上帝视角了,你的歪歪心理得到了满足。
电影的如何带来满足感
使用于满足是媒体效果研究领域中比较重要的理论,功能主义学者认为,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处于主动角色,他们自由选择媒体内容以满足自己需要。因为受众的社会及心理需要,引发出对媒体的期望,从以作出选择及接触,最后得到满足。
如果说浏览网页这种信息消费,受众并不是主动角色,买电影票这个行为,则是典型的“使用——满足”模型。钱在观众口袋里,观众根据豆瓣评分,朋友的评价以及心理预期来判定要不要买这张电影票。
你的朋友圈都是《西虹市首富》的评价,无论正面还是负面,这个影片都留存在你的脑子里:正面评价的话,你想看看到底有多好,负面评价的话,你可能想知道到底多烂。这又与传播效果另一理论相互印证——议程设置,媒体通过显著性或者重复度来加重某一信息在受众脑子里的重要性。
扯的有点远,单从喜剧完美结局来说,影片的完形心理完成了受众的心理预期,还满足了你另一个预期:娱乐、消磨时光。
电影文化的消费,是一种大众消费行为,太过沉重的话题并不适合当作商业片来冲击票房,而正是这种能引起大众内心共鸣的喜剧类影片,才会广泛地收割观众。小众非商业电影正与之相反,后文会有提及。
媒介批判学者认为,现在媒体上充斥着这些廉价低劣无需动脑子的弱智节目,无脑综艺,神剧情片,而这些东西越来越多,教育意义的节目,类似发现这样的科普电视台受众严重下滑,为什么?
因为受众的媒体使用目的,原本就是来消磨时间,缓解一天的疲劳的。大家累死累活上班一天,晚上到家就想喝个啤酒看个球赛,刷个婆婆妈妈吗的电视剧,上班连续一周,周末就是要看这些笑一笑就过去了的影片。这也是文艺片小众化的原因。
上面论述到的满足观众心理预设是消费文化中极其重要的环节,这里的方法,导演和编剧的小把戏就不得不提:上帝视角。上帝站在世界制高点,可以看到每个角落每个人的故事,以上帝视角看电影,就可以从任何角度去推进剧情。
导演把平凡的我们放在上帝的位置,通过玻璃屋子去全盘看各个故事线中的情节,我们看起来比剧中演员跟聪明,更会决策。
代入感让喜剧片更能满足自己期望值。鲁迅的《阿Q正传》为什么这么火?因为看过的人都觉得阿Q是自己,这就是代入感强的作品引起的共鸣。观众在观影时,时不时站在上帝视角看,时不时把自己带入到影片中的主人公角色中去,就想《西虹市首富》中的男主,你可能不自觉的就想,我要是有这10亿该怎么花?看到女主角可能会想:有没有哪个男的为我营造这么浪漫的烟花盛宴?
从小我们看的王子与公主的故事也是这样,我们总想着自己如果是王子/公主就好了,而此时,导演你不给我安排那个王子/公主我要给你寄刀片。
电影院的集体情绪表达
观影,是在电影院中完成的,当时在场的所有观众构成了一个临时的集群,导演只要使用一点煽情的手法,都能调动全影院的人集体哭泣或者集体哈哈大笑。哭泣和大笑让观众们团结了起来,这是一种真正的集体情绪。
如果独自你看过盗版影片可能会有这种感觉,自己一个人坐在电脑面前,看到感动的场景或者搞笑的场景,却很难去笑,去哭。这就是集体情绪的力量,但是从效果来看,悲剧冲突更容易引起集体情绪的爆发。
批判学者认为,有时候集体情绪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集体情绪在煽动行为时作用太大,一旦集体情绪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自己的情绪往往也会被带跑偏,有一种被冲昏了头脑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在演唱会现场更容易跟着爱豆吼到嘶哑,示爱到疯狂,去参加演唱会的群体都在疯狂表达一种情绪。
集体行为也是社会学中比较重视的一个研究领域。社会学家帕克认为,集体之间的这种互动形式和效果,在无组织状态的大众集体中,容易形成易受暗示、偏执和情感化。
所以下次在电影院看到一个大男孩哭得眼泪婆娑的时候,不要怪他情感丰富,或许是你影响了他。而真正好的电影,是电影落幕后,大家仍旧坐在电影院回味不肯离去。这就是接下来说的,那为什么暗黑系艺术片拿奖的多的原因?
为什么烧脑电影多小众
其实从上面的使用满足理论就能说明一些,看电影是为了娱乐,如果为了烧脑我不如去做高数题或者学个编程了。
烧脑电影也比较难形成热烈的集体情绪表达与传播,以法国后现代主义文艺片为例,观众观影的时候,都在忙着去解读背后的问题,努力想挖掘该影片含沙射影什么社会现象,一个个眉头紧锁,谁有时间去管四周情绪波动。
但是烧脑影片属于后发型,至少是在口碑上是螺旋式上升的。这类影片一般比较慢热,比如前段时间小语种影片《消失的爱人》,这不是艺术片,但是脑洞极大,还有日本这边比较多的《贤者之爱》之类的反三观的电视剧之类,看完你会有一种“我去,世界上还有这种人!”的错愕之感。
还有慢热型影片类型是温情到看完又一种“这就是生活啊”的感叹,除了极强的代入感,还满足了观影增进朋友间感情的效果:男女朋友多选择温情片;看完发个朋友圈都觉得自己是小太阳,比如日版的《解忧杂货铺》,还有上世纪70年代的日剧《西瓜》,前段时间爆火的《深夜食堂》。
不过容易获奖的,却是那些所谓的非商业小众电影,因为——
评委选择不代表大众,非常人思维拉。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