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在霞浦是个大镇,早以沙滩闻名,和大京的沙滩平分秋色。每年,尤其是夏秋时节,天气稍热,就会招引无数的游客从四面八方去一睹芳容,一快身心。
北兜是长春下辖的一个渔村。它也有沙滩,从村庄出发,走两三百米穿过一片小树林就到,这和大京村去沙滩的走法极像,当时我恍然以为是到了大京了。这就像两个不熟悉的小伙子穿戴差不多,见过一个,再看另一个,一时分辨不出孰甲孰乙了。
北兜的沙滩长度不小,但比长春和大京的都窄,一看就是身板小一圈的弟弟。大京的外海正面是颜色白而魁梧的岛,生生挡住了视线,但因岛石的健美给人以青春活力,也就有了别处不一样的特色。长春之外则是无边无际的感觉。
多数的沙滩外海因宽广予人以宏大的气势,比如长春,很多人喜欢。却因为大同小异,我一向不太上心。北兜则不同,它的外海是秀气的,所以没有茫茫之感,很亲近地举目可及,或许它又是良好的避风去处,平日也都泊许多船只,像待检阅的队伍排在海面上,自然就是一副悠然的海天景像。
小渔村的沙滩因渔家的作业较多,缺乏合理的清洁管理,有些杂乱。沙质不像乳山的沙滩流着铁粉的黑很不寻常;也不像大京的沙那么细密,摆着潮蟹推出的无数沙球。
那还怎么玩啊?
幸运的是在沙滩西侧居然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沙滩覆盖在石滩之下,大大小小久经大海的伟力反反复复打磨的石头或堆积如山或浅埋在沙内,构筑起一片适合于小孩的乐园,对成年人也不乏吸引力。
看谁能找到一块最漂亮的石头?
简简单单的问题立马转化成老少皆宜的游戏。乍一看,亏了大海的长久摩挲,每块石头都那么光润可爱。细一比较,发现颜色有别,白的,黄的,青的……有的纯粹一色,有的花纹纵横,彩色十分丰富;又看质地各有不同,有的结实坚硬,有的像夹了沙砾让人疑心内里的联系其实不甚紧密;再辨光泽度也有明显差别,有的将千万年阳光的一面尽数打磨出来,洗濯得干干净净,纹路清晰抢眼,视之欣悦;有的墨绿沉着,仿佛自成一处山包,稳稳端坐——不必说话,天然是诚实的气质。有的则是断切赭黑,平生一股沧桑之慨。
石通人性,守一块心之所爱,时时把玩能从中感悟的是品性的坚强,是处事的稳重,岁月的光滑,坚持的力量……
自古有爱石的人,领会着石头潜移默化的力道。我谈不上了解石头,但精气神却真能附着在石头上,这是我能感受得到的。
据说石有像形的为上品,若是蹲坐如虎,或展翅如鹰,想想确实诱人喜乐。但奇珍者总是可遇难求,有机会了就用心寻觅,静待它的到来。今天只挑了一块光泽的上品,一看心情就好起来的那种,虽然形态并无可取之处,求乐得乐,也该知足了。
然而更掣动人心的是个不经意冒出来的想法:石头从何而来!?
是啊是啊,这一发问让大家都讶异起来。石滩离周边的小山挺远,而且那山植被茂密,不像是贡献山石的主。随行的当地小伙说是海里推上来的,刮台风时带的:想想即便是暴虐的台风,又当如何将无数的沉石吹入海,再由大海的狂涛吐上岸?这一波操作你信吗?不信时面对的却又是无法解释通畅的事实。
噫,解不开的谜刚好就带着神奇的余味融在心田里。
并存着沙滩和石滩——别处没有,此处独有!滨海渔村,北兜无名少有人来,"养在闺中无人知",但有一面亲近的海景,有拣石之趣,又兼一份神奇,真算得个很有特色的地方了!
我担心日复一日路过的人们因为自私的欢心带走石头是不是终有一天资源枯竭了呢?当地人豪爽地回答你就只管尽情地挑吧,不用顾虑,没事的——过一阵子又有新鲜的石头冒出来。
嗬,在他们眼中石头竟像是地头的韭菜割了又有割了又有!他们自信大自然的馈赠无休无止。这片神奇的海域的确令人着迷,远眺归航的船只,风和日丽的大海袒露着宽广的胸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