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01-
前两天看了一篇文章,感悟非常的深刻。
一步步靠近“颓废”这两个字,是从沉迷于自己所热爱的事情开始,是从长期待在“舒适区”开始。
比如,做一些每天日常最热爱的事。
泡夜店,买醉,组团打机,刷抖音,上淘宝,翻朋友圈......每天看似很充实、很酷炫,其实一点难度也没有。
只要是个人愿意去做,就都能做到。
更充实更酷炫的事,应该是那些不容易做到的事,比如坚持读书,日复一日地健身,终生学习,用心爱一个人,但这些在许多人眼里往往是无聊且难以坚持的。
又比如,很长一段时间舒适的宅在家里。
饿了,叫外卖;没新衣服了,网购;想唱歌了,上全民K歌。
朋友聚会,找个理由推掉;衣服脏了,反正每天穿的家居服,不用着急洗啊。
唯一能让你离开“舒适区”范围的,也就只有去领取那不愿送上门只放在e栈、蜂巢的快递了。
以为宅即是正义,当某天出门,阳光火辣辣的刺眼,你下意识的用手挡了当太阳,简直恍如隔世。
曾经在朋友圈测试过一个小游戏,“外面天气那么热,你只能选三样东西,你会怎么选?”
底下的评论一致是,手机和Wifi是必备。
不是玩笑话,只要有Wifi,有手机,就完全可以与世隔绝。
-02-
曾经一个朋友问我,“你平时喜欢看书吗?”
我说,“以前喜欢看啊,但现在也可以通过手机来学习了。”
手机学习,因为我们都在追求“效率”。
等电梯,等公交,乘车,挤地铁,临睡前......我们无时无刻刷着手机,理所当然地以为,“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知识呀!”
是啊,手机似乎是实现高效人生的重要载体,看视频、逛知乎、刷头条,我们在短时间内可以接收大量的资讯。
可是,越来越发觉利用碎片化时间刷手机来实现“高效学习”似乎是个伪命题。
一个链接跳转另一个链接,大脑记忆跟不上眼睛阅读手机的速度,到最后,我们的大脑其实一无所获。
恰恰相反的是,我们总希望借助手机将碎片时间充分利用。
通常的后果是,完全被手机控制,将时间碎片化了。
典型的急功近利后遗症。
在玩手机的空档学习,与其说是充分利用时间,不如说是大多数人“面对手机,失去自控力”的自嘲。
-03-
就像你最近一次的阅读。
打开一本书,准备阅读第一章。
刚坐下,想泡杯咖啡,泡咖啡的间隙刷了会儿微博,碰巧看到喜欢的综艺更新了,不由自主地点开看起来。
时间一下子走到了12点多,第一章一个字没读,然后懊悔地去睡觉,告诫自己明天一定要努力。
本来只有十分钟的碎片时间,因为停不下来,十分钟变成一小时,两小时......
原本完整的时间,被手机切割成了碎片。
查了一条数据:
2017年,中国手机网民规模7.53亿,比2016年增加了5734万人。
2017年,中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7.0小时,比2016年提高了0.6个小时。
关于数据,我并没有太多的概念,我只知道,手机娱乐碎片化正向长时间发展。
-04-
不久前看过一段很有意思的话:
三十年前,人们惊呼流行音乐会毁掉下一代;
二十年前,人们惊呼电视节目会毁掉下一代;
十年前,人们惊呼电脑及因特网会毁掉下一代;
现在,人们开始惊呼手机会毁掉下一代......
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没有任何力量能毁掉下一代,除了上一代。
每经过一个时代,总会有更新鲜的事物诞生,而对于新鲜事物,人们往往会经历由抵制到接受的过程。
但是,接受这个新鲜事物并不足以毁掉一代人,除非是他自身自控力的严重缺乏。
给大家分享一个视频。(很有深意,务必点开看下)
百年娱乐方式变迁
这个小视频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我们总听到“珍惜眼前人”的忠告,然而“低头族”的我们仿佛无比忙碌。
刷不完的微博,看不完的朋友圈。
而被逗笑,被感动,都是屏幕外的我们一个人低头完成的。
眼前的那个人,甚至不知道他的生日是9月15还是10月15。
有人常常疑问,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我想,起码不是行尸走肉般地刷手机吧。
不要被自己所热爱的事情毁掉,这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体面。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