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这篇仔细讲从学校到打工的经过,不食言,这就给你们讲。
还要从我复读准备高考那段时间来讲,那时我状态也不好,就回家备考了,虽然没有确诊病情,但这段时间也在实际上加速了我的病的到来。
我家人以为我这次又会考砸,仔细想想,因为没有在备考后期系统地接受学校的复习,仅仅在家调整成平时月考的状态,这样的状态面对高考这道大关,怎么可能达到自己预设的目标,考上一本呢?
当家人这样表态后,我才立即反应到,我这次其实真是正常发挥,虽然心里有很多遗憾,但过去的经历告诉我,要向前看,我就不多想了,好好去享受到校报到前的假期,比同龄人晚一年面临这快乐时刻,心里还是很多感慨,第一年考砸时,我根本没有心情,每天在家,看似闲暇,心里却翻江倒海。
不过我的高考总算结束了。
到大学的那天,我穿着爱穿的小裙子和新书包,有些正式地到校报到,这是我对待人生节点的必备礼仪——认真慎重的态度。
我的专业是社会工作,在国内是比较新的专业,但听说,一毕业就有关于社会工作的职位工作,这个消息让我安心地度过了第一个学期的大半时光,但越深入学习,我的心越不安,因为我发现我根本不喜欢这个专业。
虽然我发生了大多数大学生都有的问题,但是当时的我根本没有那么成熟看待问题,哪里会想到这个层面。
然后我对待学习的态度,从一开始的热情高涨到后来的随意应付。从成绩前几,每节课认真听到后来开始逃课,不听课。
班上的人都不明白我为什么会这样,宿舍的人也只是知道我发生了几件对我来说很不开心的事,我那时也想知道我自己到底怎么了?然后就越陷越深,在极其糟糕的情绪里。
我一直纠结,这我自己都无法解答的事,又不主动跟人交流,因为这是我之前上学时,一发生情绪问题惯有的消极应对,加上大学学习方向的迷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那时就在宿舍待着,不去饭堂,就点外卖。有时,不觉着饿,就吃零食,可能有点饿坏了,那时一想东西头就晕晕的。一个人在宿舍时,天晚了,灯都不开,只有电脑屏幕在那亮着,搞笑的综艺节目播着,我却一点都笑不出来,那段时间,我的快乐都没有了。
迷茫,灰暗,就是我的那段时间的主题。
不经意间,和以往热络的室友有了间隙,友谊也是需要维持的,我的突然冷漠,谁都受不了。然后我们就在时间的推移下,距离越离越远。别的宿舍都发现了,我那时作为舍长,还剩下点意识,我否认我们宿舍的不合,有人问起的时候。因为在潜意识里,我们根本还是一个有爱的宿舍。
后来关系缓和了,我们又像之前一般,上课,学习,生活,只是她们没变,我变了,逃课,请假,是我惯有操作,从根本上,我变得消极了。
导致心态崩塌的导火索是“社团事件”,这也是我回家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要从我个人爱好说起,我一直要“撺掇”一个社团,做一些实在事和我自己擅长喜欢的领域的事,我那时想,如果成功,我的青春就有一笔浓墨重彩了。我把最后的赌注都在这个社团“预谋”上。
很不幸,它破灭了。
我的一丁点希望也没了。
现在看我这个计划成功的几率只有一半,但当时我根本没有这么乐观理智的想法,我那时在学校的一分一秒都是煎熬。
我那时想着,学校正好有个大学生创业计划,是要学分的,我就预想把社团报上去,再弄个刊物,这样这个“大创”就有着落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才把我的“丰功伟绩”告诉我的舍友,我想让她们一起,这样我们又整整齐齐在一起了,然而我太主观了,没想到,只有一位舍友的回应,还有一位是拒绝,其他都沉默了。
其实,我不能绑架她们的想法,只是我明白得太晚了。
我把想法告诉我们这届负责我们班的一位助教学姐,没想到,回应是我们学校的社团饱和了,我的想法不可能实施。
我彻底崩溃了,也绝望了。
屡屡受挫,迷失方向,我当时觉得根本没有理由让我继续待在学校。我只能说,好歹等毕业啊,还有个本科学历。我真是太嫩了,对于生活。
家里人知道我状态不好,把我接回去了。没想到,一下就是3年多的分离。毕业时,我和舍友们见了面,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唯一值得怀念和肯定的就是我们几个的舍友情了,在我曾经的母校大学。
后来从家里到开始打工的经过你们也懂了。
本来我还有回校的希望,只要参加补考,因为大一下学期缺考了,但是我那时被打击怕了,我想逃。我退学了。真的可惜,无论从自己的利益上还是责任,我都应该参加补考,然而我成了那个逃避的人,铸成遗憾,无法挽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