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黄百韬阵亡后,蒋介石气得大骂邱清泉有失军人武德,这不是没原因的。碾庄距徐州就60里,飞机大炮轰炸了十几天,浪费了几十万发炮弹没有一点效果,实力强大的邱清泉第二兵团眼睁睁地看着七兵团覆灭。这已经是第三次骂他了,上次在豫东就因为邱清泉救援不力,蒋介石当着众人的面痛骂邱清泉不配当黄埔学生。一次比一次骂得狠,邱清泉倒了杯鹿龟酒一口抽下,摇了摇头发出一声叹息。邱清泉心里明白,糊弄人的金字塔攻击总统一定知道了。随时自已要被秋后算账,离死不远了。[if !vml]
[endif]
由于淮海战役第二阶段,12兵团黄维本来是去救援黄百韬的,结果深陷黄泛区,黄百韬没救成,反倒自己被刘邓大军合围了,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杜聿明在南京已经成功说服蒋介石,放弃徐州,由他亲率徐州的三个兵团迅速南撤至淮河南岸待机,再寻找机会北上解救第12兵团。经批准,30万大军混乱不堪地撤退了。12月3日,却接到了空投而来的蒋介石亲笔信,信中措辞严厉地警告前线将领,说此战事关党国前途命运,要切实训导、全力以赴,如果贪生怕死、逡巡不前,必当军法从事。以十分严厉的口气命令他折返救援黄维兵团,再次朝令夕改。主力第二兵团司令邱清泉心里知道回头必包围,但却再也不敢以身试法了。[if !vml]
[endif]
于是杜聿明集团在南撤三天之后,又掉头向西北方向攻击前进,重新进入华野的包围圈。打着打着就打不动了,几个兵团司令坐在一起开会,第十六兵团司令孙元良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救援黄维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趁现在包围圈还松,现在突围还是可以的”。邱清泉随声附和:“良公见解高超”。李弥也同意突围。杜聿明懊恼不已,现在如果掉头突围,不仅违抗了命令,也未必能保全部队,根本无法向蒋介石交待。在几个兵团司令的力劝下,杜聿明还是下达了全军分散突围的命令。[if !vml]
[endif]
几位兵团司令各自回去布置,走在路上,邱清泉越想越不对,这样回到了后方,12兵团黄维也没救成,陈诚也饶不了我啊,因为救援不力接连损失二个超级兵团,战败的责任总统必然追究,第一个收拾的是我啊,必死无疑了。但是如果别人跑了,我不就成了英雄,又一个黄百韬嘛。想到这儿,他脑海中闪过一个阴险的计谋,先停止突围计划,等其他兵团突围了再说,其一别的兵团突出去了,损失一定大,且引开了敌人,我损失小好交待。其二别的兵团突不出去,损失更大,就有了战败替罪羊。主意已定,回去布置了配合十六兵团的突围任务,但是严令二兵团死守阵地,一个不许跑,邱疯子疯起来真是不顾大局。
在突围前20分钟才给杜聿明打电话,说不突围了,谁要走谁走,杜聿明正在想跑出去了咋交差呢?巴不得呢。邱兵团是主力兵团,自己是个空头司令横竖都得跟着他,自己也安全,也不算丢下部队。而且二兵团不动,别的兵团也没有实力冲出去,于是马上联系另外二个兵团,可是十几万人的部队,行动起来哪能说停就停呢。李弥这人向来见风使舵决不会打头阵的,他是小兵团,就想跟着二兵团屁股后面跑,他看到邱兵团没动静,他也静观其变,所以能接到通知。只有孙元良兵团,重武器也早早拆了,轻装上阵。这些丢掉了重武器的十六兵团士兵,自然无法攻破解放军防线,一触即溃。解放军趁势发起追击,十六兵团只好往回逃,进了第二兵团阵地。就这样,开始了一夜的大混战。最惨的自然是既没有防御工事也没有重武器的孙元良兵团了,一夜之间全部崩溃。就这样踩了一脚刹车的邱清泉,等于把孙元良送出去了。[if !vml]
[endif]
孙元良的十六兵团本来有八万人,辖47军、41军和99军,跟着孙元良冲出去的有二万左右。;四十一军有八千人突围抵达河南永城,孙元良兵团司令部四百多人到了河南确山。如果三个兵团一起发力,估计大半是可以跑掉的。经过一夜的混战,孙元良兵团在包围圈里只剩下不到一万的残兵败将,被二兵团全部收下,邱清泉的部队打了一晚上,部队没损失,反倒还增加了一万人,邱清泉满意地打开一瓶白兰地,找他的小护士去了。于是包围圈里的人众口一词,说飞将军又飞了,说他故意切断电话线,不接停止突围的命令,是最后战败的直接责任者。甚至还有人说孙元良一个人单溜,躲在老乡的床底下,才逃脱。[if !vml]
[endif]
不过,心情愤懑的孙元良还是很感谢杜聿明,说他是老实人跟总统说了实话,是接他的命令突围的。如果杜聿明说了假话,就要面对军法审判了。蒋介石还是信任孙元良的,命令他重建十六兵团。包围圈里的邱清泉看着漫天的大雪,也只能学着黄百韬的语气:“要打出样子给黄埔同学看看了。”春来秋去一年又一年,黄埔一期最高寿的孙元良活到了103岁,正应了一句,“人欺天不欺,天会还给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