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安石的告诫:长成须读五车书

王安石的告诫:长成须读五车书

作者: 小黄杨树 | 来源:发表于2024-01-31 17:02 被阅读0次

    王安石(1021-1086),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川)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嘉祐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行新法。晚年退居金陵(今南京)的钟山半山园,号“半山”。元丰三年(1080),封荆国公。文学成就极高,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文集有《王文公文集》和《临川先生文集》两种版本。

    诗人提出读书学习要尊重人的规律,未成年的时候不可拔苗助长,到了读书的年龄必须苦读书。他同时强调,每个人都有生存的压力,但是不能因为生计而荒废了读书。

    赠外孙

    南山新长凤凰雏,眉目分明画不如。

    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

    拔苗助长要不得——

    年小从他爱梨栗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陶渊明《责子》诗虽题为责子,实际上爱子之心却通溢全篇;杜甫对小儿子宗武疼爱有加,一生尽管颠沛流离,却从未放松对儿子的教导;李商隐《骄儿诗》,句句含情。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外孙的,隔代人更显得亲近。在诗人眼里,小外孙就像南山上新生的小凤凰,眉目清秀得比手工描画的还好看。不过,诗人的重点不在于夸外孙长得好。而是提出了他的早教观——年少从他爱梨栗。就是孩子小的时候,就顺着他的性子来,他想要梨子就给他梨子,想吃栗子就让他吃栗子,而不要凭成年人的想法去要求他。

    这里面运用了一个典故。三国时鲁国人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也是“建安七子”之一。为人好学,秉性刚直,因屡次触怒曹操而被杀害。史书中记载,孔融小时候极为聪明,四岁的时候,就知道“让梨”。后来,文人常常拿“梨”说事。知道让梨是聪明的,但是,有很多孩子别说四岁知道让“梨”,就是九岁了还分不清“梨”与“栗”,就像陶渊明的小儿子。

    诗人王安石引用这个典故,旨在说明小孩子分不清“梨”与“栗”是正常的,是他的天性。因为他的智力还没有发展到那个程度,他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道德的高度。那么,就随他去吧。如果非得逼着小孩子知道“让梨”,分清“梨栗”,那么,无异于拔苗助长。所以,早期教育要顺其自然,要符合孩子的特点,不能急于求成。

    王安石的另一篇文章《伤仲永》,写了一个神童的“毁灭”过程,正是揭示了这个道理。如果违背规律,逆势而为,就会势得其反。

    好吃懒做也不行——

    长成须读五车书

    小时候有小时候的特点,长大了也有长大的特点。小时候可以“贪玩”,长大了可不行。长大了要干什么?要读“五车书”。这是诗人提出的另一个要点。

    诗题是《赠外孙》,显然诗人做此诗的目的是要劝外孙一定要多读书。全诗只有四句,抛出了两个观点,没有做过多的解释,却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王安石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文学家。“长成须读五车书”是他自己的成功经验,用这个身边典型教育后代,言传身教,其效果恐怕比宋真宗的御笔诗还要好。

    王安石另有一首《舟中读书》诗这样写道:“冉冉木叶下,萧萧山水秋。浮云带田野,落日抱汀洲。归卧无与语,出门何所求?未能忘感槩,聊以古人谋。”诗人在舟中看两岸深秋山水,兴尽而卧舟中,没有人和他说话,而自己似乎又有许多话想对别人说,怎么办?只好捧起书本,与书中的古人交流了。在这里,诗人把书当成了朋友。

    送乔秀才归高邮县

    薄饭午不羹,空炉夜无炭。寥寥日避席,烈烈风欺幔。

    谓予勿恶此,何为向子叹。长年客尘沙,无妇助亲爨。

    寒暄慰白首,我弟才将冠。邅回岁又晚,想见淮湖漫。

    古人一日养,不以三公换。田园在戮力,且欲归锄灌。

    行矣子诚然,光阴未宜翫。负米力有余,能无读书伴。

     勿为生计所累——

    负米力有余能无读书伴

    乔秀才是王安石的朋友,王安石并没有因为自己与他身份地位悬殊而表现出慢待的意思。从欧阳修、苏东坡、王安石等大家对待下第学子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学界的泰斗在人格上、道德上同样占据了制高点。

    乔秀才的读书生活是艰苦的。为了求学、“就有道而正焉”、参加科举考试,他不得不经受无米、无柴的艰难,不得不忍受寄人篱下、为权贵而避席的低贱,不得不亲自下厨,为添饱肚子而绞尽脑汁。

    也许是科举失利,也许是他厌倦了这种苦难的读书与科举生活,也许是家中年迈的父母唤起了他的孝心,他决定回到烟波浩缈的高邮湖畔,过那种耕猎生活。

    孔子的学生仲由非常孝敬父母,因为家境贫寒,他平时非常节俭,经常靠挖野菜度日。但是他担心父母营养不够,便不惜从百里之外背米回家孝敬父母。仲由的父母去世后,仲由也当了大官,曾经南游于楚,“从车百乘,列鼎而食”,再不用为吃喝发愁了,但是,他再想吃野菜,为父母背米,却再也做不到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乔秀才要尽自己的孝心,陪伴一下父母。王安石对乔秀才的选择是赞同的,他说:“古人一日养,不以三公换”。但是,他对乔秀才重点提了两点希望。一是让他珍惜光阴,不要虚度。二是在维持生计、孝敬父母之余,不要忘记读书。总之,希望乔秀才不要气馁,不要为家庭生计所累,还是要在学业上有所成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安石的告诫:长成须读五车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aha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