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互联网科技Java
Java中类的实例化过程变量的初始化顺序,以及常见笔试程序阅读题

Java中类的实例化过程变量的初始化顺序,以及常见笔试程序阅读题

作者: Java_苏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5-13 17:59 被阅读3次

    类是在任何static成员被访问时加载的(构造器也是static方法)。类的整个加载过程包括加载、验证、准备、解析、初始化5个阶段。我这里只讨论我们在笔试题中比较关心的、影响程序输出的部分。

    类加载:

    在准备阶段,static变量在方法区被分配内存,然后内存被初始化零值(注意和static变量初始化的区别)。

    在初始化阶段,执行类构造器<clinit>()方法(注意和实例构造器<init>()方法不同)。虚拟机会保证子类的<clinit>()方法执行之前,父类的<clinit>()方法已经执行。

    在执行<clinit>()方法时,按照类定义中static变量的赋值语句和static代码段的书写顺序,依次执行。

    子类调用基类的静态方法时,相当于基类调用自己的静态方法,所以子类的static不会初始化。例子如下:

    Child.sMethodBase(); // 类的定义在最后面
    

    这一句的执行结果为:

    基类initPrint2 静态变量s4:null
    基类静态方法sMethodBase 静态变量s4:基类静态变量s4
    

    创建对象:

    虚拟机在遇到new指令时,首先检查类是否加载过,在类加载检查通过后,虚拟机为对象分配内存,分配完内存后会将内存空间初始化为零值(不包括对象头)。所以对象的实例字段在初始化之前就有了零值。

    执行new指令之后会接着执行实例构造器<init>方法,这时才开始对象的初始化。

    进入构造器时,如果有基类,会进入基类的无参构造器(或者用super()显式指定的基类构造器)。在构造之前,先按照实例字段和非static代码段的书写顺序,依次初始化,最后执行构造器的语句。

    super()语句要按基类的次序,放在构造器最前面,否则编译器会报错。

    创建子类对象的例子如下:

    Child child = new Child("s");
    

    输出结果为:

    基类initPrint2 静态变量s4:null
    子类initPrint2 静态变量s2:null
    基类initPrint1 实例变量s3:null
    基类initPrint1 静态变量s4:基类静态变量s4
    基类构造器 int i
    子类initPrint1 实例变量s1:null
    子类initPrint1 静态变量s2:子类静态变量s2
    子类构造器
    

    可见,确实是先加载类(第1、2行发生在static变量的初始化阶段),然后再创建对象(第3行及以后)。创建的过程也是从父类到子类,先是非static变量的初始化(初始化前已经有默认值了,如第3行和第6行所示),然后执行构造器语句。

    上面用到的类的定义如下:

    class Base {
        private int x3 = initPrint1();
        public String s3 = "基类实例变量s3";
     
        private static int x4 = initPrint2();
        private static String s4 = "基类静态变量s4";
     
        private int initPrint1() {
            System.out.println("基类initPrint1 实例变量s3:" + s3);
            System.out.println("基类initPrint1 静态变量s4:" + s4);
            return 11;
        }
     
        private static int initPrint2() {
            System.out.println("基类initPrint2 静态变量s4:" + s4);
            return 21;
        }
     
        public Base(int i) {
            System.out.println("基类构造器 int i");
        }
     
        public void callName() {
            System.out.println(s3);
        }
     
        public static void sMethodBase() {
            System.out.println("基类静态方法sMethodBase 静态变量s4:"+s4);
        }
    }
    
    class Child extends Base {
        private int x1 = initPrint1();
        public String s1 = "子类实例变量s1";
     
        private static int x2 = initPrint2();
        private static String s2 = "子类静态变量s2";
     
        private int initPrint1() {
            System.out.println("子类initPrint1 实例变量s1:" + s1);
            System.out.println("子类initPrint1 静态变量s2:" + s2);
            return 11;
        }
     
        private static int initPrint2() {
            System.out.println("子类initPrint2 静态变量s2:" + s2);
            return 21;
        }
     
        public Child(String s) {
            super(1);
            System.out.println("子类构造器");
        }
     
        public void callName() {
            System.out.println(s1);
        }
     
        public static void sMethodChild() {
            System.out.println("子类静态方法sMethodChild 静态变量s2:"+s2);
        }
    }
    

    方法和字段的重写

    另一个基础的问题是子类对父类的override。

    方法的重写有运行时绑定的效果,子类实例如果重写了基类的方法,即使向上转型为基类,调用的仍是子类的方法。而且在方法中的字段也会优先认为是子类的字段。

    但是字段并没有运行时绑定一说,向上转型后调用的就是基类的字段。

    同时静态方法与类关联,并不是与单个对象关联,它也没有运行时绑定。

    class Base {
        public String s1 = "基类实例变量s1";
        private static String s2 = "基类静态变量s2";
     
        public void f() {
            System.out.println("基类方法");
        }
     
    }
     
    class Child extends Base {
        public String s1 = "子类实例变量s1";
        private static String s2 = "子类静态变量s2";
     
        public void f() {
            System.out.println("子类方法");
        }
    }
    

    对于上面的两个类,当如下使用时:

            Child child = new Child();
            System.out.println(((Base)child).s1);
            ((Base)child).f();
    

    输出的结果为:

    基类实例变量s1
    子类方法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private的方法虽然可以重写,但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override,因为父类的private方法对子类不可见,所以子类重写的函数被认为是新函数,在父类函数中将子类向上转型时,调用的仍是父类的private方法,这是在类加载的解析阶段就确定的。

    class Base {
        public String s1 = "基类实例变量s1";
     
        private void f() {
            System.out.println("基类方法");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hild child = new Child();
            System.out.println(((Base)child).s1);
            ((Base)child).f();
     
        }
     
    }
     
    class Child extends Base {
        public String s1 = "子类实例变量s1";
     
        public void f() {
            System.out.println("子类方法");
        }
    }
    

    Base的main函数运行结果为:

    基类实例变量s1
    基类方法
    

    解析阶段中确定唯一调用版本的方法有static方法、private方法、实例构造器和父类方法4类,满足“编译器可知,运行期不变”的要求。

    综合题

    最后我们来看一道牛客网上的题目:

    public class Base
    {
        private String baseName = "base";
        public Base()
        {
            callName();
        }
     
        public void callName()
        {
            System. out. println(baseName);
        }
     
        static class Sub extends Base
        {
            private String baseName = "sub";
            public void callName()
            {
                System. out. println (baseName)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ase b = new Sub();
        }
    }
    

    程序的输出结果是什么呢?

    5
    4
    3
    2
    1
    

    null (子类重写了父类的public方法,public实例方法属于运行时绑定的方法,实际调用时,传入的this引用的是一个子类对象,所以定位到了子类的函数,而父类构造时,子类还未构造,子类实例变量还没有初始化,为零值)。如果将Base里面的public callName()修改为private callName()结果会是什么呢?

    5
    4
    3
    2
    1
    

    base(子类并没有真正重写父类的callName()方法,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方法,private方法在类加载阶段解析,满足“编译器可知,运行期不变”的要求,和调用者的实际类型无关,根据上下文信息,父类构造器中的方法被指定为父类中的私有方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Java中类的实例化过程变量的初始化顺序,以及常见笔试程序阅读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amr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