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与易

作者: 屯儿 | 来源:发表于2024-11-28 11:50 被阅读0次

尘埃落定。

2024年全国报名高考人数1353万。当然,也有报道说是1342万的。

那么问题来了,今年报考的人数,是不是创下了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的最高报名人数?

回答是肯定的。

友圈里有考生家长说今年高考,是历史上最难考的一年。

他们的根据,大概基于两条;一是报考人数多(1353万或1342万);二是参加高考的复读生多。据说,参加2024年全国高考的复读生总数,达到了413万之多。

仅基数大,复读生多这两条,构不构得成“史上最难考的一年?”好像都不用太大的力气动动脑子,就能得岀来这些叨叨“史上最难的一次高考”那几个个别家长“判断”的准确程度的正误。

因为,当下得出高考的难易程度的结论,既不可以仅凭考卷上那几道考题的难易程度;也不能凭借参加今年高考的报名总人数;更不能因为参加今年高考的复读生基数多,这三条就下一个“史上最难”的结论。

高考的难与不难,最重要的衡量指标,似乎还是要以录取率为基准吧。

可能受过学前教育的孩子们都知道,如果把个位数的录取率,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录取率放在一起做对比,哪个是难,那个为易,孩子们一定会踊踊跃举手发言的吧。

我本人是恢复高考的第三年,也就是1979年参加的全国统一高考。

那个时候,根本做不到知彼。

知己,也是稀里糊涂的。

不知道别的考生是不是像我一样,根本不知道与自己同场竞争的人究竟有多少人。

甚至于,那唯一且窄窄的消息渠道传到耳边的点点滴滴的消息,都充耳不闻。

会讲故事的妈妈,只用了“考上考不上大学没有关系”、“下乡”、亦或者是“接父母的班儿”这几条,都将是你的出路,这几个关键词,就串联起来一个并不美好的故事,算是提前进行“战前动员”了。

上山下乡政策,中止于一九八零年。一九七九年参加高考的我,如果当年考不上大学,必须得去广阔天地里,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了。

当然,城市里的孩子,如果考不上大学,还有另外一条出路。

就是父母迫不得已,选择提前退休,由家里唯一的一个孩子,来接他们的班儿。

这也是当时考不上大学的孩子们的另外一条出路。

也可能是妈妈的“战前动员”起了作用,撬开了我“置于死地而后生”的那扇心门。

既使在高考的第一天,我带着40度的体温晃晃悠悠地走进考场,考了一场终生难忘的数学考试。

彼时,我浑身上下的体温,如果再高一点儿,几乎都会把薄薄的几张试卷点着了。就这,也没能阻挡我迈进大学校门的脚步。

我刚刚在网上查了查。

1979年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总人数468.5万,当年,录取了28.4万人,录取率是6.1%。

至于有多少复读生参与了那年的高考?俺真的不想再去打扰互联网了。

因为,我们班里60几名考生里,复读生好像就有10几个。

相关文章

  • 难与易

    人总是说易行难,学坏容易学好难,难怪夫子感叹:吾未见好德有如好色者也! 比如2016年计划降重到150斤,也曾坚持...

  • 难与易

    长辈告诉我,世界上没有什么难事。事情其实都很简单。可是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有些事很难呢?是因为我们没弄清楚状况、没搞清...

  • 难与易

    听到一句话觉得特别有道理,这个世界上凡是及时满足的都是容易的,需要长时间才给予回应和满足的,都是难的事情。 想想也...

  • 难与易

    世界上最难的是开诚相见,最容易的是阿谀奉承。开诚相见,只要有百分之一的虚假,那么马上就会出现不和谐,麻烦就会随之而...

  • 难与易

    我见: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自信,有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 我思:以前老人们教...

  • 难与易

    犹太人解释《旧约》的经典《塔木德》里有一句话叫“难事最容易成功”。看到后仔细琢磨,果然是大智慧。世人总喜欢...

  • 难与易

    今日收到简书通知,说是加入简书已满六周年。若论统计,则是发布文章千九百篇,收获喜欢三千三。 若扣除大约一半多的人情...

  • 难与易

    在朋友家,无意间看到一本字贴,是米芾的,随手翻了翻,字贴的名字没记住。 我问朋友,现在写毛笔字的人太少了,你在练吗...

  • 难与易

    知己者为明。知人者为智。知天下者为达。知天上者为慧。悉知悉见者为通达无碍。之后,才有方便法。方便法其实是最难之法,...

  • 难与易

    任何一件小事,做起来都不那么容易。做到完美,那就要上一个台阶,能做到差不多就己不易。 做事时,三思而后行,做到百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难与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aohs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