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原铁道部改名之前,其实,铁路系统还有一个更加响亮的绰号“铁道省”。这当然是基于当年特殊环境下的特殊解读。
但是,进入了今天这个一切都讲究流量为先的商业时代,把铁路整体比作一个拥有千万人口的一线城市,其实是毫不为过的。
换一个视角,就可以看到:铁路每年的承揽的货运总量就可以盖起一座千万人口的城市。铁路职工总计200万人,而日均在火车车厢里的旅客数量也能够轻轻松松达到千万人次。
因此,说铁路车厢经济的规模,是一个一线城市的经济规模,绝对是一种保守的估计。纵使比不上北上广深,起码也该比肩武汉成都杭州吧。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咱们铁路没有那么大的经济规模呢?
因为,我们铁路,习惯了安心只干铁路,而没有把铁路当成一个庞大的、需求可以增长的市场去看待、去研究。
多年来,我们注重的不是营收,唯有安全。注重安全对不对?当然对!再对没有了!这是好成绩,这是荣耀的成绩。但是,营收一样重要。
我们应该像培育市场一样去培养铁路的车厢经济,充分利用好每一名旅客进入铁路车厢的每一分钟,深入挖掘每一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咱们不谈挣钱,只谈弘扬中国的文化和社会责任,我们铁路都应该有更大的作为。
我在添乘的过程中,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位中年母亲带着自己17岁儿子乘坐火车;她们为了省钱,买了一卧铺一座席,在实名购票的情况下,这位母亲用儿子的名字买了卧铺,用自己的名字买了座席。
到了晚上,卧铺与座席之间是不允许随便走动的。于是,这位母亲就在硬座上熬了一夜。而她的儿子,无动于衷。这件事情,挺刺痛人的。
类似的社会现象相信每一个客运人、每一个跟车人都能讲一箩筐。
每个车队的每个车厢就是一个小社会,喜怒哀乐、人世悲喜都在上演。各色人等来来去去!他们把生命中的那一小段时间交给了铁路,而我们其实绝对可以给予他们更多。
一部好电影?一本好书里的故事?一个为人处事的道理?一个好的机会?一个对的人?一个美丽世界的惊鸿一瞥?除运输以外,我们能给予什么?这些问题,我没有答案,但我知道,咱们铁路200万职工上下一心、集思广益、勇于探索的话,一定能够有答案。
一个团体,如何才能长久?她的成员要有一种普遍的使命感,方能长久!有了使命感,微小之处能见大千世界,也能救大千世界。也许,我们在车厢里多宣扬一次仁孝,多宣扬一次教育,多宣扬一次天道酬勤,就能唤醒一个人,就能拯救一个家庭,甚至是拯救世界。
1907年,一个维也纳美术学院的考生没有收到他的录取通知书,他跑去了参军,后来投身政治,成为了人间第一大恶魔,他就是希特勒。
未来,铁路车厢,定会承担起更多,给予更多,同时收获更多。
愿我们铁路有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