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劝学》诗的断想

作者: 一帆风正 | 来源:发表于2023-11-11 07:04 被阅读0次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七言古诗。前两句通过对学习环境描写来表达年少读书时应该勤奋,后两句通过头发颜色变化来表达年长时读书已晚,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努力进取。否则,年轻时不知道勤奋学习,年老时一事无成,后悔没有读书就晚了。

颜真卿是大唐著名的忠臣,著名的书法家,也是著名的学者。特别是书法,早就被人推为极致。苏轼曾云:“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颜真卿),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

使颜真卿名扬千古的的,仅仅一首小诗就足够了。这首小诗就是《劝学》。全诗是劝学子勤奋的,中心说的是一个“勤”字。晚上苦读到三更,早晨五更又晨读,一个有志向的人就应该这样读书,这就是颜真卿勤的标准。一勤生百利,一惰生百弊。少年是读书的好时光;少年不读书,到老后悔已太迟。

在唐代,学子们入仕以前,一般都过着艰苦的读书生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这样的观念在唐代是很正统的。

唐代的读书人勤奋读书的地点不同,他们喜欢在山林或寺庙中读书。山里清静,环境幽美,可以陶冶情操,锤炼品性。

深山藏古寺,唐代读书人有与僧人交往的习俗,很多僧人都很有学问,可以与之切磋。所以,诗人、古寺、高僧往往是密不可分的。

隋唐是中国古代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运的开端。唐代的科举主要分为明经和进士两科。考的往往是人的记忆能力,考生要能背书才行。因此唐代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一说,即考明经科三十岁就算老的,而考进士五十还算年轻。没有起早贪黑的攻读,考取功名改变命运只能是一场美梦而已。

相关文章

  • 雅宸班一年级下第十五周

    劝学诗 唐.颜真卿 ...

  • 劝学诗

    劝的不光是少年!

  • 劝学诗

    缚鸡三藏志心坚, 踏平坎坷净土传。 ...

  • 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

  • 劝学诗

    各种忙,和儿子每天读诗绘画误了两天,这就是做为家长的不易,但时间是挤出来的,一定要坚持,坚持下去就是好习惯。今天...

  • 劝学诗

    懵懂无知小儿郎,玩闹嬉戏书本荒。 两鬓斑白蓦回首,一事无成心彷徨。 我劝天下苦寒窗,发奋努力当自强。 知识化作鹰双...

  • 劝学诗

    日昝未移偏东斜 挥文蘸墨达二更。 笔走银蛇秀灵气, 炉边蛐儿伴书声。 男儿不觉芳龄苦, 莫叫白发唱黄鸡。

  • 劝学诗

    [宋] 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 劝学诗

    [宋]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

  • 劝学诗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译文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劝学》诗的断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aqz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