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下得手写第一个字,才可能写成文章。
你看我们总是害怕下笔,因为一旦下笔,我们就没法控制笔力会往哪里去,往往我们写作的时候,凭过去的经验,凭一时的灵感,可是写着写着这些经验与灵感就背叛我们了。老师常常教我们说,写作不可教,为什么不可教呢?因为写作没有固定的规律存在,这个人说这样好,那个人又说那样好,到底谁好也没有定论,而且确实这个人用这种方法写出了好东西,那个人用另一种完全相反的方法也写出了好东西,而且两样都让人爱不释手,完全分不出高下来。
但是事实上写作是有规律的,但这规律往往非同寻常且自相矛盾,你用它的时候它调皮捣蛋,跟你兜圈子,若隐若现,若即若离,但你如果违反了它们,对不起,就像你一脚踩油门另一脚踩了刹车,不但浪费了精力,还会烧坏了车.这样一来,很多初学写作者就停留在此,不敢前行了。
拿一个空白的笔记本,能咬上半天笔尖,真的无从下笔,或者说,是干脆不敢下笔。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毕竟创作可不是普通现实生活,《红楼梦》、《金瓶梅》,看似生活的描摹,可实际上,都是经过深加工的呀,作者已经去繁就简,只把他想让我们看到的摆在我们面前,只把那些经过他梳理,经过他剪接的部分,放到我们眼前,向我们表达他所看到的所理解的部分。所以,我们要害怕什么呢?写作本来就不是一个整齐划一的过程,本来就会发生很多超出预期的情况,我们只要把乱七八糟的素材再加工一回,梳理顺,多余的剪掉,缺了口的补好。迷了路,就拿出指南针,重新回到起点来。信马由缰过了,就悬崖勒马,或者干脆信马由缰,随它的便。反正写来写去写来写去总会有一个结果,而这个结果就是我们最终要去到的地方。
现实就是,不管多么优秀的作家,好故事都不是一笔挥就的,都是经过千修万改才出来的,所以才有曹雪芹那句“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只有允许自己写出像狗屎一样的东西,允许自己犯错,允许自己出现一个很糟糕的时候,降低对自己天才的预期,才有可能跌跌撞撞,一步一步爬上山顶去。
也许就是你觉得自己怎么这么糟糕的时刻,你可以大声告诉自己:“嗯,你终于上路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