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煤大年二十九才放假,让我二十九下午去接他。好多天以前我就开始做准备。昨天,翻了一下日历,却发现,二十九这天正是西方的“情人节”。三个字是赫然印在日历上的。
可是,“情人节”究竟是个什么节日?我不甚知道。不过,我觉的,这些年,这三个字害苦了好多好多的家庭,也引坏了好多好多的年轻人。可谓是罪孽深重啊。可为什么这三个字竟然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了呢?
我百度了一下:
情人节又叫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基督教。这是一个关于爱、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贺卡的节日。男女在这一天互送礼物用,以表达爱意或友好。
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出现全面危机,经济凋敝,统治阶级腐败,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纷纷反抗。贵族阶级为维护其统治,残暴镇压民众和基督教徒。其中,有一位教徒瓦伦丁,被捕入狱。在狱中,他以坦诚之心打动了狱长的女儿。他们相互爱慕,他还得到狱长女儿的照顾。统治阶级下令将他执行死刑。在临刑前,他给狱长女儿写了一封长长的遗书,表明自己是无罪的。表明他光明磊落的心迹和对狱长女儿深深眷恋。
公元270年2月14日,瓦伦丁被处死刑。后来,基督教徒为了纪念瓦伦丁为正义、为纯洁的爱而牺牲自己的事迹,将临刑的这一天定为“圣瓦伦节”,后人又改成“情人节”。是欧美和大洋洲的一些国家的民族节日。
通过这个故事,我发现,情人节原是为了纪念年轻人之间的真挚爱情的。可是,后来被引入国内,却成了一个被歪曲了的名词。很多人把它给理解偏了,以至于让前面这两个字承担了太多的罪孽。
前几年,一位同学自己开店,小店做得挺红火,挣了不少的钱。有一次,店里来了一位客户,中午在小店里吃饭,跟同学开玩笑,生意做得这么好,挣了那么多钱,就没找个情人儿吗?只是一句玩笑话。到后来,却成了一个婚姻破败的导火索。同学后来真的找了一个情人。随后,原来的婚姻也便顺理成章地宣告破产。一个家庭就这样被“情人”这两个字给摧毁了,原本幸福的婚姻最终成了一个悲剧。
现代人不愁吃不愁喝,物质极大丰富。并且,现代人越来越自由了,精神自由,身心自由。这是好事,但凡事又都有两面性。绝对的自由又不完全是好事。人一旦获得了绝对的自由,就会为所欲为,让人性的劣根跳出来指手划脚。腐朽,堕落,最后,只能走向灭亡。
外国有些东西确实是好的,但绝不会是样样都好;中国也有不好的东西,但也绝不会是样样都坏。
情人节在中国并不是不可以过。但,这个节日只属于真正的爱侣之间,属于真正纯洁的爱情,是属于年轻恋人之间的,而不是腐朽、没落者的顺风车。真正的爱情,既使没有节日,也照样会爱得真真切切,爱得风起云涌,何需一个什么名堂的节呢?
其实,“情人节”这三个字,除了给商家带来一些经济收益之外,并没有给国人带来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反而是罪孽深重。它的罪孽不是别的,而是一种外来的腐朽、没落的东西以这三个字为媒介,苍蝇、蚊子搭车一哄而进,国人又没有真正理解外国文化的真谛。而这种侵害之所以这样深重,是因为很多国人丢掉了自己传统的好的东西,去向往外域的月亮。
“情人节”的罪孽说到底,不是它本身造成的,而是国人自己造成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