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好好阅读--关于历史

好好阅读--关于历史

作者: 王涛爱思考 | 来源:发表于2022-10-07 00:33 被阅读0次

(全文字数:1667字,阅读完大约需要5分半)

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大家好,我是王同学。

最近实在太忙了,上来和大家随便聊两句。

有一段时间,王同学非常喜欢读历史。我想了一下,我之所以喜欢读历史,主要原因是,历史书中大部分内容都是由故事构成的,而喜欢读故事,喜欢听故事,是人类的天性。这大概就是我喜欢历史的初衷吧。

但是最近这几年,王同学读历史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原因大家也都可以猜到——读历史不能够帮助我赚钱,它仅仅满足了我的兴趣爱好而已。当然这个理由也只适用于王同学这样资质平庸的普通人,对于那些真正厉害的人,学好历史可以帮他赚大钱,这个我们今天不谈。

如果读历史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休闲娱乐,那么随便拿起一本历史书就可以开始读。就好像《爱丽丝梦游仙境》里边的经典台词,爱丽丝向一只猫先生问路。那只猫问爱丽丝,你要去哪里?爱丽丝回答,去哪无所谓。猫回答,如果你去哪儿无所谓的话,那走哪条路也无所谓了。

如果想要正儿八经地读一下历史,想对历史有一个清晰的框架,甚至进一步,想对历史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就需要我们按照一定的步骤去阅读。

一般是,先读通史,再读断代史,最后专门主攻一段时期的历史。或者可以简化为先通史,后主攻一段时间历史。

如果大家有使用过微信阅读的话,应该会发现《明朝那些事儿》,常年高居神作榜的前几位,可见这本书的热度非常高。但是,如果独立时是东读一块儿,西读一块儿,你就会发现我们读的历史无法拼凑起来,连不成线,也不会有体系,更不会有自己的理解,记住的都是一些琐碎的细节。

第二个问题,阅读历史不要把眼光只局限在中国的历史。似乎从来没有人强制我们只读中国的历史,但是奇怪的一点是,国人读历史的时候总是把重心放在中国的历史上面(从读书销售榜上就可以看到),这样很局限。

如果让现在的我重新选择一次,我会从世界史开始读,比如说,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或者贡布里希的《世界小史》。把中国的历史放到全球历史当中作为一个部分去阅读,这样我们的历史观会更加宏大。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西方的作者对于东方的历史似乎总是带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傲慢,这可能是近几百年来西方领先东方之后给他们养成的臭毛病,多看几本类似的书,会好一些。

当看完了世界史,准备开始中国史的时候,还是要先从通史入手,比如说,钱穆先生或者吕思勉先生,他们都有非常出色的著作。不要一上来就看《明朝那些事儿》或者《万历十五年》之类的,这些都是在抠细节,都是聚焦到某一个朝代,后者虽然是借万历十五年的人和事来说整个中国历史,但依然没有摆脱明朝。我们普通人不需要了解那些细碎的点,更需要的是对历史有一个框架和整体的认知。

再到下一步,我们就可以针对自己有兴趣的朝代深入研究。在具体研究某一个朝代的时候,还是要看多位作者的。有的作者收集的史料非常可靠,他对整个历史做了详细的事实性描述。有的作者历史研究功底很扎实,他们用自己的历史研究框架去解析一段历史,有的则是对一段时间当中的经济,农业,军事制度有深入的研究,如果想要深入研究一个朝代,这些都需要去了解。

当一个事件的最后一位经历者离开这个世界之后,它就成为了一段历史,历史的本质就是一段故事。而历史学家的任务就是尽可能的还原这段故事,利用所有手头搜集的资料给予尽可能合乎逻辑的解释。

所以,我们在阅读历史的时候,应当分清楚作者是对一段历史的具体陈述,还是在分享一段自己分析历史的思路,或是在真实历史的基础之上,结合自己的想象写了一段演义小说。

不同的历史学家有自己不同的擅长部分,所以,我们在阅读一本历史书的时候,要看清楚这本书重点写了什么,这个重点的部分就是这本书作者擅长的部分,再看看作者引用的史料是否有误,作者对于人性的洞察是否有误。

最重要的,按照王同学习惯,总是要想想这件事情对我有什么启示,对我有什么帮助?

社会节奏很快,大家的时间都忙着赚钱,功利性阅读的人越来越多,比如说,王同学。不过,工作之余稍微读点历史还是挺好的,今天就先这样吧,还有一点事情,先去忙了。

祝勇猛精进,心想事成。

王同学

2022.10.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好阅读--关于历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asi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