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

作者: 沿着路的鞋 | 来源:发表于2018-01-24 00:04 被阅读37次

    往事繁华落尽,夜里孤灯难眠,任凭美貌的容颜惊艳了时光,也换取不了劫后的温存缠绵。

    这是读完《长恨歌》的感受。

    上海,一座女人的城市,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夜夜笙歌,纸醉金迷,光彩夺目的灯光诱惑重重。被美丽眷顾的的王琦瑶自然避免不了这些诱惑的欺骗,也甘愿被欺骗。正如文中所说:“长得好其实是骗人的,又骗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长得好,自己要不知道还好,几年一过,便蒙混过去了。可偏偏是在上海那地方,都是争着抢着告诉你,唯恐你不知道的。所以,不仅是自己骗自己,还是齐打伙地骗你,让你以为花好月好,长聚不散。帮着你一起做梦,人事皆非了,梦还做不醒。”一骗就是一生,一梦就是长眠。好梦便罢,可惜梦只给留她姹紫的剪影,带走了嫣红,苦苦追寻,杳无结果,奈何只有孤寂的泪痕平添岁月。在她一生最美的年华穿了两次婚纱,没有一次因为爱情。

    在王琦瑶一生中遇到的男人中,用现在的话来说,有霸道总裁的高富帅,文艺痴情的好备胎,软弱无能的二世祖,精虫上脑的色渣男,道德沦失的臭流氓。小说按照王琦瑶的感情线展开,而我最不喜欢也无法接受的就是文中的感情线,也许是天真,也许读不深,读不透,总觉得每一段感情都来的突兀,来的不合情理。书中讲讲述的感情都是表层的,止于表面的繁华,无法迈进彼此的内心。每个人的感情都不是因为王琦瑶的人格魅力逐步递增,他们看上的都是外表以及她美艳的外表下所折射的的那个美艳时代。这些表层的东西吸引了爱欲,却无法留住爱情。书中描绘了满眼繁华,却无法道出一句真情佳话。想起一句话,只有蠢男人才会娶美丽的女人,聪明的男人都不会娶过于美丽的女人。这些男人只会玩弄这些女人,一旦腻了就逃之夭夭。也许她遇到的男人都是太精明了,唯有一位笨的她不爱。所有的感情中最不懂的就是二世祖有什么值得她去爱,值得她甘愿作践自己。也许全书中唯有备胎那段才算是真情,但也只是一个人的单相思。备胎为她付出时,备胎是快乐的,可惜只能换来恩和义,无法得到情和爱。作为一位有原则的文青备胎,无法忍受只有以身相许,却无法以心相交的感情,备胎只能抽身离去。对于王琦瑶的一生,也许就只有这样的感慨了:男人的虚伪,女人的虚荣,两者的相遇,不过是一场悲剧。爱情里容不得半点的虚伪。美丽是丰厚的资本,只把资本投资在缥缈的爱情上,注定是一场高风险低回报的博弈。

    不懂上海,也不懂当时的上海,即使在影视作品中看到那么一些支离破碎的射影,也无法体会到当时的上海。也没到那个理解的经验层次,也就无法深刻理解王琦瑶的悲剧由来。用现在的社会观念来看,总会假想她应该坚强的这样,而不是软弱的那样。读完,似乎这悲剧有点矫揉造作,总感觉就是为了悲而悲,集万千个王琦瑶的悲剧糅合在一个故事里面。多么希望能看到女性自强的一面,但读着,一次次打破自身的对爱情和道德的观念。宁愿看一位女性在阴谋诡计里腹黑前行,也不愿看到一位女性的在悲情世界里软弱无力。当然,总不能把现在时代的观点强加于那个时代,大多数女性在那个时代能有多大的能耐?只不过读完,真的不明白王琦瑶一生追求的什么?也许如书中所说把:“这世界的东西真是太多了,越想要越不得,不如握牢自己手中的那么一点,有一点是一点,说不定反会有意外的获得,所以是越不想越能得。”

    不得不说,书中的标题“长恨歌”确实借用的妙,一旦换了其它名字都失去了原本的韵味。也许是因为华夏诗歌文化深深地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书还没读就已经能感受到“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千古悲情。正如《圣经》对西方文化影响较大,那么“诗经”深刻地影响着的东方文化。西方的文学作品中,十句话中总离不开《圣经》;东方的文学作品中总能读到诗的韵味。还是林语堂先生在《吾国与吾民》一文中将诗歌对华夏文明的渗透力总结的好:“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恨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aty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