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困难重重,没钱的时候,想着有钱就好了,失业的时候,想着有份工作就好了,生病的时候,想着健康多好。如果把产生负效应的因素视为约束,把产生正面效应的因素视为自由,那么,约束越多、越大,人生越困难、越苦,自由越多、越大,人生越容易、越有快乐,处于中间态的就是,某一阶段约束多,某一阶段自由多,所以喜乐参半,不好不坏。
有没有一种状态,人生是自由的或者自由程度较高,没有那么多隐患,没有那么多苦痛,可以尝尝岁月静好的滋味?
身体、事业、家人、朋友、精神生活,这几点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关键点。如果要追求高的自由度,只有把这些维护好。问题来了,好的维护策略是什么?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其他一切存在的根本,其他的一切都是毛,身体就是皮。我们不想英年早逝,不想像霍金那样终生囚禁在轮椅上,不想像刘伯承那样半身不遂,在床上躺了几十年。那该如何?其一,养成锻炼的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不求有完成马拉松、50km行走的素质,起码得维持能够顺利爬完家门前那几座海拔两三千米的小山的体能。其二,学会休息,学会保养身体,爱惜身体,劳累过度、锻炼过度是对身体的消耗,就像一台车子一样,不能长时间超负荷运行,否则就会有零件出现故障。人到了一定年龄,操心的事多,烦心的事多,要做的事多,事事躬行,必然难以承受,必然力不从心,只能进行负荷管理,把有限的心力放在重要的、紧迫的事情上。其三,人生难免意外,祈祷自己好运,但愿小概率事件不要发生在自己身上。
事业是立身之本,生存之本。从前看书,常说某人数十年如一日的从事某种工作。心想,一个人怎么能够做一件事几十年都不厌恶呢,一个人怎么能一辈子就只干一件事。如果人生有意义的话,那这种意义,很大程度就是工作带来的,不管是为公司效力还是自由职业,不管是业余工作还是全职工作,工作定义了我们人生的价值,兑现了我们的梦想,释放了我们的能量,所以,工作或者事业就是一个人的主心骨。但是该如何对待工作?该选择何种职业?这个问题,要怎么回答。经常看到这么一种现象,做医生的,劝告年轻人以后不要当医生,原因是工作忙碌、责任大、风险大,做老师的,劝告年轻人以后不要当老师,原因是工作辛苦、责任大、学生不好教,做农民的,劝告年轻人不要做农民,原因是常年风吹日晒、辛苦、收入低、社会地位低……。相对多的人,在干了一份工作相对长时间之后,都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倦怠、抱怨。我们该怎么办?其一,在选择工作的时,一定要选择一份尽量契合自己心性、性格的工作,工作一定不能和性格冲突,不然难以持久。其二,尽量选择一个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尽量选择行业的上游企业。但是,从长远看,一个行业是否有发展潜力,这是很难判断的。八九十年代,国企热,有个铁饭碗端着就以为一生衣食无忧,岂料有一天国企也会倒闭,也会大量裁员。现在公务员热,大家拼命往公务员的队伍里挤,但是再过十年呢?你能说不会走精兵简政、高效服务之路?其三,端正态度,做一行爱一行,做一行像一行。做了,务求专业,务必专注。道理很简单,那是你赖以生存的资本,是检验自己的磨刀石,是提升自己的台阶。道理很简单,不管你是否真心投入,每天都花去了八九个小时,与其消极的任由时间消散,还不如做点什么。道理很简单,与其日复一日地重复消磨,还不如日复一日地前进,日拱一卒,哪怕进步再小,一日日的钻下去,总会在专业上像个专业人士,成为个专业人士,甚至资深人士。其四,早做准备,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在有限的几件事上,成大才很难,但是在一两个甚至更多个领域做得较为专业,应该是可以的。我常想,钟道隆教授,除了在本专业做得出色,四五十岁了,还能学会英语,发明复读机,写作、翻译几十本书,靠的是什么?勤奋。假如没有职业,没有平台,我们该如何定义自己的人生?如果长期失业了,我们的人生是否就将走向荒芜、颓废?我们总该选几个感兴趣的、紧要的点突破一下,即是后备,也是开拓。有人说,工作就是修行,此言不虚。
如果个人是一棵树,那么,家人、朋友就是这棵树周边的树。没有了他们的支持,单丝不成线,独树不成林。我很羡慕那些家族和睦、繁荣昌盛、人才辈出的名门望族,比如江南的钱氏、曾国藩家族、范仲淹家族等,他们是靠什么传承家族?反观现实,有很多的家族,人才良莠不齐,家族纷争不断,就像一片过了火的灌木丛。也许,这一切的根本就在于家风,历史产生传统,传统产生风格,是一个家族的家风、风格维持了家族的繁荣,财富也许会失去,地位也许会不保,房子也许会破败,只有一个家族的家风、风格可以超越时间,穿过历史的重重迷障,带领一个家族始终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行。这大概就是林则徐说的“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的含义。所以,对于家人,可能得学古人,得学他们留下的治家经典,得培植一种风格。
朋友是把双刃剑,成事的是朋友,坏事的也是朋友。我们不能没有朋友,也不能朋友故交遍天下。朋友多少合适?如果是知己级别,就像三毛说的,一个朋友很好,两个朋友就多了一点,三个朋友就未免太多了,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们羡慕嵇康与山巨源的友谊,全靠缘分,能不能遇到是缘,我们够不够好是分。如果是品行良好的,当小心维护,加倍珍惜,多多益善。到了一定年龄,朋友零落四方,找个能够真心说几句话的人都是奢侈。如果是可以相处、可以共事的,则当维持住,合作愉快。如果是心底不善,动机不纯,心思捉摸不透的,小心为妙。
精神生活,是我们自己内心深处的最后一方净土,是我们躲避世界的喧嚣与繁芜的港湾。我们想读什么书,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结交什么样的人,想培养什么样的爱好,这些全系我们的精神生活。多读书,多远行,多认识有意思的人,多观察一下身边的世界,多探寻一下另外的可能,多尝试一下不同的东西。丰富起来,鲜活起来,深刻起来,这大概是一种不错的精神生活状态。
自由是什么,自由的本质是自律,自由不是瞎跑乱撞,而是有意识地朝某些个方向深入前行。只有在某个方向上,深入进去了,才会获得更大自由。老鹰眼里的世界肯定是和麻雀眼里的世界不同。《尼各马可伦理学》教人追求善,就是自我的完善,身体、品格、智力、事业等方方面面的完善,也许我们不能完美,但我们可以改进,逐渐成为更好的自己。可能,当某一天,我们把那些重要的节点做得更好,才能体会到更高层次的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