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864526/db7a27e244a4c91d.jpg)
本来之前在看完苏童的《河岸》时我曾经说过,再也不看苏童的书了,因为他笔下的文字已经脱离不开他一贯的晦涩阴郁的气质,小人物的性格里总是带着多多少少的扭曲,看多了看腻了,也不想再边看边忍耐着似有似无的心理不适。但是这次我还是把苏童的这本《黄雀记》借了回来。
这本书其实在2016年的时候就已经在我的书单里了,但很奇怪,那时候每次去借书,总是找不到这本书。后来出了更多的新书,这本书在我的书单里也就越排越往后了。
这次很巧的是,我刚借了葛亮的《朱雀》,就看到了苏童的这本《黄雀记》,再加上这本书曾经获得过茅盾文学奖,我想,这本书肯定有它的过人之处吧,那就还是借来看看吧。
小说讲述了一桩上世纪80年代发生的青少年强奸案引发的命运纠结史。香椿树街鼎鼎有名的纨绔子弟柳生强奸了一名少女,却让普通少年保润替其坐牢。最终,保润杀了柳生。《黄雀记》延续了苏童惯常的小人物、小地方的叙事风格和节奏。主题涉及罪与罚,自我救赎,绝望和希望。(此段文字来源于百度)
2015年8月16日《黄雀记》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据说苏童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一直在想着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两部代表作。大概是这个原因,这本书“主题涉及罪与罚,自我救赎,绝望和希望。”
这本书依然是苏童惯用的笔法,南方的小镇,小人物的生活,成长中的少年,阴郁的气息......故事的结局也一如苏童每篇故事惯用的做法,不会让人物有个美好的结局,所以保润杀了柳生。
小说分为三章:保润的春天、柳生的秋天、白小姐的夏天。三章的标题代表三个不同的叙事视角,而每一章里,每个人都轮流成为蝉、螳螂、黄雀。但在某个意义上说,三个人谁也没当过真正的黄雀。
保润的春天、柳生的秋天、白小姐的夏天,唯独没有冬天,冬天是属于谁的呢?也许冬天就是等在所有人后面的黄雀,是那只命运之手。
小说里的一个小人物给我印象比较深,保润的妈妈,彻底断绝和现有家庭的一切,去另外的城市开始自己的新生活。她大概是这篇小说里,唯一一个拥有了正常生活、过得舒心的人吧。
没有更多想说的了,以后,真的不再看苏童的书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