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意: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靠,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对于此章,南怀谨说,孔子的学术思想的中心是什么?就是这四句话啊,“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也是孔子教育的真正的目的,立己立人的儒家思想的大刚所在。
道,是基本目标的存在,为人之道,包含了人格内涵和社会理想。志于道,做学问要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价值。世上的事纷繁复杂,只有有了精准的目标,才会把大部分时间专注于此,有自己的目的性和使命感。俗话说的“有奔头”。而不至于让广泛的兴趣爱好分散了太多的注意力而一事无成。
德,是一种行为礼仪的规范与约束。据于德,根据德的标准来行事。孔子四忧其中一忧孔子就是忧虑个人的修养问题。在孔子理念中,德是根本,社会本身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基本规范在,一个人只有自身的道德修养足够高,以自身来带动影响身周的人,形成一个良好的辐射环境。这就需要在生活点滴里约束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时刻感悟与提升自己。自己先做到了,然后去要求他人相对就容易一些。
仁,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德,对人对事对物的爱心与仁心。道与德的直接表现其实来自于仁的直观反映。人在成长过程中对于诸事有着自己的种种看法与思索,在着手的时候应站在仁义的角度来量度解决的方法与方式,力求客观公正,事事处处为他人着想。
艺,当时是包含着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当时的才艺表演或者竞技比赛基本也是考核的这六项内容。也就相当于今天的技能,不过有些是玩乐的成分大些,有些是干实事的成分大些。而要在社会上立足,不管是为了工作或者说是为了爱好,总是要有一项技艺在身的。当然如果兴趣与工作在同频上就更为幸运了。现在还是很注重这点兴趣爱好的,很多家长从小就发掘培养孩子的兴趣点,不管他们的出发点是什么,做自己喜欢的事诸如打球、跳舞、钓鱼、书法等,是令人心情愉悦的,能让人沉浸其中享受独我的自由时光。
佛家里,道是自性,德是心,仁是思想,艺是技能。前两者是基于思想层面,有远大的理想来确立自己的志向,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来制约自己的言谈举止。后两者则是实际行事的具体方法,有仁义爱心,也有实施仁义爱心所需的各种技能。各方面协调共处,就能够提升修养,成就更完美的自己。
特别是最后的游于艺,前三者最后落实都表现在这最后一哆嗦上,游这个字格外有动感,它既有日常生活的审美性也有日常行为的趣味性。无趣乏味的人生多让人厌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