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我有机会接触到一些有偏差行为的孩子,很认同林文采博士在《心理营养》这本书中提到的,专注改变孩子的行为不是根本之道,而是要改善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只要父母亲能够给到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孩子就如同生命得到了滋养,生命的“五朵金花”就能绽放。
“五朵金花”是林文采博士提出的一个理念,指的是人类的五大天性,而这五大天性也就是人类所需要的五个心理营养。
书中把每种心理营养归入一定的年龄段,是帮助父母们了解在特定阶段孩子最渴求的营养。实际上,这五大心理营养,在每个成长阶段孩子都希望从父母那里充分获得。

第一个心理营养:无条件的接纳
0-3个月的孩子刚出生不久,他需要的第一个营养叫无条件的接纳。“你不知道以后我会不会孝顺?你也看不出来我好不好看?你更不知道我乖不乖?但你就是尽你所能来满足我、爱我,即使你什么都不知道!”这就是孩子渴求的、无条件的爱与接纳。
第二个心理营养:此时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
0-3个月的孩子还需要确定:“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我是No.1。”
如果这时父母亲经常吵架、打架,两个人的精力都消耗在争吵中,没办法照顾孩子,那么他会非常希望弥补曾经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我最重要”的感觉,希望有人能把自己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这有可能导致他在人际交往中碰到很多问题。他也不太能够全力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因为他会遇到很多的困扰。
第三个心理营养:安全感
从第4个月开始,孩子进入另外一个阶段——想要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这个阶段孩子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安全感,在安全感建立这件事情上,妈妈的作用大过爸爸,因为孩子分离的主要对象是妈妈。
可以分离的人,是可以“以情相系”的人,如果孩子在拼命汲取安全感的这段时间,没有得到“可以用情感和别人维持联系”的安全感,整个人就会充满不安和恐惧,那他自然就害怕分离、无法独立。
第四个心理营养:肯定、赞美、认同
当孩子进入4-5岁这个阶段,有了“我”这个意识的时候,他非常需要的心理营养是:肯定、赞美、认同。
在肯定和认同这个部分,爸爸的重要性要大过妈妈。如果爸爸愿意去欣赏孩子,并且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出来,那孩子会充满自信,知道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有信心去面对他人生中的各种问题、难题。
第五个心理营养:学习、认知、模范
6-7岁的孩子特别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学习、认知、模仿。
这个时期要有一个人能做孩子的模范。对于孩子来说,他的第一个模范就是母亲或父亲。当生活中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时,父母们用什么态度来面对问题?用怎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将来这就是孩子走向社会后处理问题的示范和模板。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生命中的那五朵金花都能从父母那里得到爱的浇灌。如果你不是那个幸运的孩子,那么请勇敢面对现状,永远怀抱美好的希望。好好看《心理营养》这本书,少了哪朵金花,心灵上需要哪些营养,我们想办法去创造。勇敢走出自己的世界,寻找自己生命的价值,学习做更强大的自己,我们依然可以活得绽放。
假如,你已为人父母,你感叹自己都没有那“五朵金花”,无奈的只能让孩子生活在你的阴影里,放大你的不幸。
那么,我想跟你说,请好好地看《心理营养》这本书,对于孩子的一生来说,你很重要!请勿缺席!既然你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那就好好地了解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是什么,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只有你能给到他。即使自己再辛苦、再难,也请好好呵护这个生命,无条件地接纳他,让他认为自己最重要,给他安全感使他能够独立,给他肯定、赞美和认同,努力成为他学习的榜样,让他得到足够的心理营养,展现他那个年龄最好的生命力。
希望社会上有更多的人来关心那些看似行为偏差的孩子们,理解他们所生长的家庭环境,能够接纳他们,给他们一些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善意和温暖。而不是借他们去炒作,做什么都要跟利益挂钩,把他们作为自己“善良”、“热心公益”人设的工具。
假如,我们的生命里少了那“五朵金花”,你会怎么做呢?欢迎和我分享你的故事、你的想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