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文心》 /写作
诗的所以为诗,全在有浓厚紧张的情感;次之是谐协的韵律,并不在乎词藻的修饰。P54
作文和说话是一样的,在承接和转折的地方最要留心。一句里边有几个词儿不得当,还不过是一句的毛病;承接和转折的地方弄错了,那就把一段的意思搅糊涂了。-p55
----------《文心》
起、承、转、合的意义在很多文章中都有体会。
从一篇小文章到一部大部头,起和合的意义在于立意和升华。
短小到一篇作文,老师要求都要有“中心思想”,这种“中心思想”就是文章的“起”。而“合”就是在文章的末尾进行升华,达到拉高主题的作用。
承的意义在于“一脉相承”,也就是围绕着中心思想来接续。
转的意义在于“起伏”。印证了那句“文似看山喜不平”。
一篇构思精巧、可以流传下来的文章,细看之下,都暗含着这个思路。
拿一篇古文来分析一下:《岳阳楼记》中,
起:就是从景物入手,简略概述来龙去脉及作者的思考;
承:当狂风暴雨来袭,岳阳楼的景色是: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日月星辰隐藏起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时分天色昏暗,只听到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
转:描述风和日丽的岳阳楼的景色: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波平浪静,天色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或浮或沉;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
合:借物喻人,拔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
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在于立意深远,作者脱离了被贬官带来的苦,也就是文章中所描写的悲凉景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借景色”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来对比,自然转到境界的提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古今文章虽然形式不同,但都在讲述“道”,大道至简。
浮华终将被时间洗去,沉淀下的才是有价值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