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宏村这座有着将近900年历史的古村落,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自然、清新、质朴、古旧”。这是一座“牛型村落”。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整个村庄从高处看,宛若一头斜卧山前西边的青牛。宏村被誉为“中国第一古村落”。到底它都古在何处?我充满了浓浓的探究欲望。
一下车,我就不顾天气的炎热,迫切地走进大门,远远就看到有一个湖,呈半圆型。围绕着这半圆型便分布着一群群房舍。这样的环绕以湖为中心,显得极其紧凑、自然。顺着湖中小桥,沿着那粗拙的石板路前行,走近低矮的斑驳的村落外墙,瞅着那看似削薄的一扇扇灰黑的木门,以及某些家门口的年代久远的石板或石狮,确确实实感到一个词“古旧”。
跟着导游,顺着村中一条水流的方向,沿着一条窄窄的小巷前行,我们分别走进了村里为官、经商等几户大家族宅邸。欣赏到他们或贵气讲究或富裕奢华或质朴实用的院落布局及厅房陈设。其中最突出的印象便是,主人身份不同,建筑风格也必然相异。但无一例外,这些古村落建设处处都突显出青砖、白墙、门墙雕饰讲究等特点。
其中最突出的特点,便是他们的“三雕”。具体来看,身份、地位或财富不同,在雕刻的材质、内容及陈设上自会有所不同。大体来说身份讲究的人家多选用木雕,尤其以经典民居桃源居的书房厅里为代表。在这里有两扇莲花门,皆选用香樟木材雕刻而成,门上的四副木雕腰板雕刻细致,内容丰富,分别是“忠孝仁义”的四个励志典故,“孔融让梨”“卧冰求鲤”“季子挂剑”“岳飞刺字”,体现了古典文化的精髓。
其次是石雕,它没有木雕的名贵与精致。但石雕同样也可以蕴含丰富的寓意。如宏村承志堂前厅西侧,由南向北第一间是账房,从轿廊西侧小门进入账房,账房不大,一进入就可以看到卧室、小厅,小厅南有鱼塘。在南面墙上有一块长方形的“双面图案”,是镂空石雕窗。采用的是黟县青石材,雕刻内容是“喜上眉梢”,也称“四喜登梅”。仔细看来,四只喜鹊飞的、叫的、睡的、跳的,姿态不一,情趣各异。其间镂空雕刻的假山、梅花枝干,都遒劲有力,枝干上的梅花朵朵似乎也散发着梅香,好不生动。
说起砖雕,其实每家每户都可看到。要么是院门上方翘起的图案或瑞兽,要么是墙壁上砖雕的松鹿图之类象征吉祥的图案,再要么是门柱下花岗岩石材雕刻的寿字石等,徽州人的精细令人惊叹!甚至是地板透气孔都有简单的图案。几乎可以说,徽州人无处不雕。他们在雕刻中,处处渗透他们的文化修养,体现他们的处世之道,他们也在雕刻中默默地完成了匠心的传递与文明的传承。
游览完村落建筑,来到半圆型的湖畔。回望这座古村落,怎么看都与高大宏伟不沾边。可是,你静静伫立,欣赏着村前湖泊的青波粼粼以及清波中倒映的簇簇房舍,似乎又觉得只有这样古旧的村落才能和这方半圆型的碧水清波莫名地融合为一体。怎么看,怎么自然和舒服!
或许正因于此,湖畔围了一圈从本地或外地赶来的美院学生,他们三三两两一堆,或撑起画架,静坐湖边,用丹青妙笔勾勒着这处古村落的神韵,亦或是拿起相机,身着美装,自拍或互拍,想要让自己也融入这蓝天、白云、绿树、红花、灰墙、黛瓦的浑然一体中,享受呼吸与自然的合流,享受这“中国第一古村落”的古朴、自然之美。
望着他们陶醉的模样,我觉得自己似乎也早已和这一切融为了一体,深深呼吸,静静享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