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八佾》第三第九章——孔子的科学精神

《论语·八佾》第三第九章——孔子的科学精神

作者: 旭日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3-07-31 19:49 被阅读0次

【原文】 

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注释】

①杞:春秋时国名,是夏禹的后裔。在今河南杞县一带。我们熟知的成语“杞人忧天”的“杞”就是这个意思。

②征同徵:证明。

③宋:春秋时国名,是商汤的后裔,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④文献:文,指历史典籍;献,指贤人。

【译文】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保留下来的史料很少,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保留下来的史料很少,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

【感悟】

从这一则内容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研究历史的科学精神。

儒家思想特别重视历史研究。可以说他们的智慧都是从历史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儒家的五部经典“五经”就有两部是关于历史的,如《尚书》和《春秋》。所以从这一点看来,儒家精神它不同于一般的宗教精神。当我们自己抛开古人的翻译,用自己的古文基础和现代已经研究出来的人文时代背景去触摸儒家经典中那些充满智慧的文字的时候,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孔子的那种求真务实的严谨的科学精神。

现在研究历史的人都特别讲究史料互证,就是一个文物要有相应的文字资料来进行证明,而古代的文字资料最好有相应的文物来进行证明。这一点在孔子的历史精神中就有了,从这一点出发,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孔子是一个朴素的历史唯物主义者。理解了这一点,孔子这一则的深刻意义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相关文章

  • 《论语》每日一读60

    《论语》八佾篇第三20 【原文】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大意】 孔子说:“《关雎》这首诗表达的快乐...

  • 《论语》每日一读41

    《论语》八佾篇第三1 【原文】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大意】孔子评论鲁国执政者大夫季...

  • 读《论语》第三章:八佾篇〈3.1〉

    读《论语》第三章:八佾篇〈3.1〉 读/衣者郭郭 原文: 孔子谓季氏八佾yì舞于庭:“是可以忍也,孰不可忍也!” ...

  • 《吴大澂大篆论语》第14天

    《吴大澂大篆论语》第14天,进入《八佾第三》篇的学习和临写,八佾篇集中谈论了孔子思想体系中“礼”的问题。通过生活中...

  • 跟孔夫子念“之乎者也”第三十三天

    《论语.八佾篇》第九章: 子曰:“禘(dì)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解析: 孔子说:“举行禘祭的仪式,从完...

  • 李宝臣四十年心血力作:论语商释

    论语商释•八佾篇第三﹝一﹞ 【原文】 孔子谓季氏﹝一﹞,“八佾舞于庭﹝一﹞,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注释...

  • 因不忍之心,各安其位

    《论语》 八佾篇第三 (一)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释义】 季氏:鲁大夫季孙氏。 八...

  • 跟孔夫子念“之乎者也”第二十七天

    《论语.八佾篇》 第一章至第三章:孔子谓季氏:“八佾(yì)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三家者以《雍》彻,子曰...

  • 《论语》八佾篇第三

    2019/3/27 Blue文 读书打卡 书名:《论语译注》 作者:杨伯峻 章节:八佾篇第三 书摘心得: 孔子谓季...

  • 论语解读‖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本章继续学习论语第三篇的“八佾篇”。 在上章学习了“人而不仁,如礼何?”讲了孔子对待“仁”的态度和礼的行为。 孔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八佾》第三第九章——孔子的科学精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ze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