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砍柴书院
为什么中国人讲究话里有话 | 如何才能听懂“弦外之音”?

为什么中国人讲究话里有话 | 如何才能听懂“弦外之音”?

作者: C叔聊历史 | 来源:发表于2018-11-16 13:37 被阅读18次

    这本来是一次极好的表现机会,如果不是那头水牛。

    有人说,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过往的时刻会像走马灯一般在眼前逐一浮现。他们也许是对的,这正是阿赞即将要看到的景象。

    甲午时分,天气晴朗,只听得四周沓沓的马蹄声,车轮扬起的砂石有时会弹到阿赞的身上,围猎的阵型开始缩紧,但前方的水牛开始疾跑,只听人群中有人喊了一声“追”。

    车队再次调转方向,阿赞也迅速调转方向,狠狠地给了一鞭子。如果阿赞知道这是他人生的最后一鞭,也许会考虑是否需要下手。

    撞了,轰鸣声起,水牛跑了,但没人会再去关心猎物。因为被撞的是商王武丁的车,小臣把王车撞飞了。

    这件事情后来是被这样报道的:

    甲午,王往逐兕。小臣赞车马硪(wò)迫王车,子央亦坠。

    不仅报道了,还记录在案,在遥远的商朝是怎么记录的呢?答案就是甲骨文。

    王宾中丁•王往逐兕涂朱卜骨刻辞

    这块甲骨文目前就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静静躺着,告诫来往的后人:开车不谨慎,要看走马灯。

    这场车祸很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以来最早的车祸了,但我们不是要讲车祸。我们要讲这篇报道,报道里说“子央亦坠”,王车飞了,子央飞了,那为什么要说“亦”呢?王车上还有谁呢?

    我们很容易就推测出,武丁也飞了。但报道里为什么不写呢?有人说很简单嘛,皇上都一飞冲天差点要崩了,你还去详细记录下来,不缺心眼嘛。

    是啊,对官方报道来说,客观记录是不是首要任务?好像并不是,这也是人之常情,对我有利的,大书特书,糗事呢,那就看心情了。

    我们为什么要聊这个事情?因为这个报道的习惯被延续了下来,并产生了两个很大的影响:

    影响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影响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没打错字,我们后面再慢慢品味。话说这个报道方式延续下来了,比如伟大的孔夫子整理的那本《春秋》,《春秋》记录了240年东周前半段的历史。

    这本书的写法有2个特点,首先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也就是尊者、亲者、贤者,尽量多记好的事情,不利的即使无法完全舍弃,也应加以隐讳,这和武丁车祸的记录方法是一致的。其次文中不直接阐述对人和事的看法,只列客观事实,让后人来评说是非曲直。

    这种记录和讲述事情的方法,现在就被称为“春秋笔法”。

    中国不像印度,基本上历史全靠编,我们历来都是有专人来记录历史的,从甲骨文开始,到后来有青铜、竹子、纸,但对史官来说,春秋笔法记录的难度大大地增加了,又要客观,又要避讳,有时候还想夹带点私货。

    这就造成了我们文化博大精深了,因为往往每一小段记录表面是一个意思,但都是有弦外之音的。比如下边要讲的这个《左传》里的故事。

    左传开篇第一个故事:郑伯克段于鄢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郑武公娶了个老婆姜氏,生了两个儿子,就是后来的郑庄公和弟弟段。现在生孩子要么痛着生,要么局部麻醉,但至少人是清醒的。姜氏生孩子是边做梦边生的,而且还是个噩梦,好不容易噩梦醒了,一看多个孩子,也不知道姜氏怎么想的,干脆就叫孩子寤生(庄公),意思是梦里生的,还好没叫梦遗。

    后来又生个儿子段,段长得玉树临风,不仅比敦厚老实的哥哥潇洒,谈吐社交也一流。姜氏因为生寤生的时候做的噩梦太吓人,所以完全不喜欢寤生,所有的爱都在小儿子段身上,所以一直在郑武公枕边吹着风,要立段为继承人。还好春秋时候礼乐制度比较强大,最后还是立了嫡长子寤生。

    郑国公走后,寤生即位,也就是郑庄公,姜氏成了太后。太后脸皮也太厚,直接去替段求封地,而且上来就狮子大开头,她要的那个地方叫“制”,这个地方后来在三国的时候叫“虎牢”,想想就是易守难攻,战略要地。

    寤生(庄公)说,这地方不吉利,以前虢(guo)国国君就是死在这里的,换个地方。太后说那行,换京城吧,这要求也挺过分,国君在乡下呆着,京城成人家地盘了。没事,忍着。于是京城就成了段的地盘了,段就成了“京城大叔”。

    段去了京城也没闲着,开始暗中筹备力量,培养自家势力,扩张自己的地盘,动静都大到庄公这里了。庄公还没急,大臣祭仲先急了,京城大叔这是要反啊,寤生大叔你看怎么办啊?庄公倒是一点也不急,就留了一句话:

    多行不义必自毙。

    这话很耐人寻味,但留下的祭仲一脸懵逼。

    如果你恨一个人,你反而要对他好,什么都依着他,他最终会为此付出代价,庄公在几千年前就告诉了人们什么是“捧杀”。

    这一捧就是二十二年,京城大叔真的反了,太好了。这二十二年京城大叔的一举一动其实庄公都了如指掌,但庄公在做什么,京城大叔可不关心,这是要付出代价的。

    就在京城大叔指挥军队离开京城的时候,庄公潜伏在哪里的军队立刻占领京城,然后全面迎敌。这下京城大叔进退都不行,在一个叫“鄢(yan)”的地方庄公大胜,段只能逃回最早的封地“共”。

    打赢了以后就要全面清算了,太后自然是逃不掉的。原文这样写: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庄公对姜氏说,以后除非到黄泉,否则就不要见了。但就像姜氏当年要废庄公而无法实现的理由一样,庄公这样对待亲妈也是不合礼制的,这就让他在“国际”上遭到口诛笔伐,名声臭了不说,哪天人家要来打郑国,这也是个借口。既而悔之。

    悔之是悔之,但君无戏言,而且当时说话也没留余地,黄泉是说见就见的吗?主公有忧,自有底下人来解忧。

    掘地见母

    若闕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挖条隧道,里面都是地下水,在地下相见,不就是黄泉相见了嘛。于是母子相见,双方都很高兴,其乐融融,其乐泄泄。

    故事讲完了,我们要说的春(xi)秋(si)笔(ji)法(kong)在哪里?

    这故事名字叫“郑伯克段于鄢”

    1、叫郑伯而不是郑庄公,伯既是指爵位,也是指哥哥,一语双关,讽刺郑庄公君不像君,哥哥不像哥哥。

    2、段直呼其名,不叫共叔段或公子段,讽刺段弟弟不像弟弟。

    3、用克而不是伐,说明是二个君主的战争,但实际郑庄公和段是君臣关系,讽刺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

    所以这平淡的六个字已经夹带了作者的态度了。

    文章中既而悔之,前面已经讲过,并非因为悔恨母亲偏袒,而只是因为他国的嘲讽。最后一段“其乐融融,遂为母子如初”。看起来大团圆结局,但回头看看,开头的初是个什么情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这就是所谓“弦外之音”。不禁要为古人起立鼓掌,寥寥数语不仅把不能明说的事情客观地记录下来,而且看似没有自己的态度,实则已经夹带了私货。

    中国文化实在博大精深,以至于流传至今我们可能需要一套解码系统才能了解事物真正的意思。当然这也不只是中国才有的,在希腊语中“神秘”这个词的本来意思是“在后面隐藏的东西”,看来古文明都喜欢拐弯抹角。

    那怎么才能有解码能力呢?吴伯凡老师在《认知方法论》里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眯着眼看”和“瞪着眼看”,就像画家在画画时候看自己的画,“瞪着眼看”是看局部,“眯着眼看”是看整体。

    种花家

    拿我们和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随便去网上查,单独看某个国家都是“合作伙伴关系”,好像没什么区别,都挺友好,这是“瞪着眼看”。

    如果“眯着眼看”,你可以看到,俄罗斯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泰国越南是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德国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看着差不多,离屏幕远一点,就能发现,差一二个字,政策可就差一个等级了。

    再举个例子知乎作者待维一回答的如何听“弦外之音”,在新闻里经常能听到,我们和XX领导人谈判,但这个谈判结果就很有意思了。

    比如,亲切友好的交谈——就是友好交谈了下;坦率交谈——分歧很大,无法沟通;交换了意见——会谈各说各的,没有达成协议;充分交换了意见——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吵得厉害;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双方分歧很大。

    对会谈结果表示,尊重——不完全同意;赞赏——不尽同意;遗憾——不满。

    对XX的某些做法,表示极大的愤慨——现在我拿你没办法;严重关切——可能要干预;不能置之不理——即将干涉;保留做出进一步反应的权利——我们将报复;我们将重新考虑这一问题的立场——我们已经改变了原来的(友好)政策。

    所有表面看到的东西,其实都是由背后看不到的东西决定的,这就是中文的博大精深。

    但至于是不是看得懂,首先取决于你愿不愿意看懂,其次才是怎么看懂,当然这可能又是另外一件事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中国人讲究话里有话 | 如何才能听懂“弦外之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ey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