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最近在上白鸦的产品经理课程。结合课程内容以及梁宁在得到的课程内容,做一些 app 的刻意练习。
注:文中提到的需求、用户特征分析等都需要经过严密的论证。随手分析不要当真~
简书
场景&价值&需求
场景是什么?
- 产品定义的场景(一句话描述它)
每个人可以写文章,且有机会让更多的人看到,和他们交流。
- 产品使用的场景
时空+交互
一个人有了想法,在家里,下班后,把想法整理成文章。他先打了草稿,查阅了资料,整理了排版。再把文章发布到网上。
时空+情绪
按梁宁的说法,场景中还有情绪。简书触发的情绪是什么?完成文章的成就感?被许多人点赞的被理解感、依然成就感?
用户特征是什么?
行为属性
首先,大概分个群体。写作者中分积累的和想红的。
有些人更想自我积累,沉淀想法和作品。有些人更希望借助这个平台成为网红。
积累型:想在积累的领域成为专家;更看重工具属性,例如排版、整理、搜索;
想红型:想通过文章积累粉丝,将来赢得收入;关注简书的用户群,他们的偏好特点;关注简书的运营机制,如何上头条。
五层次
梁宁的五层次概念
积累型:
- 存在感:想在积累的领域成为专家
- 为存在感而训练的能力圈:吸收领域相关知识,如培训课程、书等;结识领域大牛
- 为能力圈而积累的资源结构:多个领域微信群、组织的成员
- 角色和框架:领域(专业的)从业者
- 表现层:领域(专业的)从业者
想红型:
- 存在感:想成为一个大号,实现自由职业
- 为存在感而训练的能力圈:写爆文抓热点的能力;了解简书用户口味的能力;上头条被转发的能力
- 为能力圈而积累的资源结构:网红群、组织的成员
- 角色和框架:10万+写手,大号
- 表现层:(即将)有一个大号
需求是什么?
- 痛点痒点爽点
梁宁的说法,痛点是恐惧,爽点是即时满足,痒点是满足虚拟自我
对于积累型,满足的是恐惧:不成为专家永远落后于同行。但是这种痛点很难即时解决。写了一篇文章,这种恐惧就少一点,是不存在的。
对于想红型,满足的是痒点:我在这里被众星捧月。
- 即时满足
梁宁的课程中这个概念比较重要。
如上所说,简书对于想红型还是有比较多手段即时满足的,例如上首页推荐等运营手段。但对于积累型来说比较少。
价值是什么?
积累型:成就感、便利
想红型:身份、金钱
- 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
- 价值粒度的扩展
感觉简书有向想红型用户的需求和价值扩展,确实也更有商业价值。
边界
这个部分通过定义同类产品的差异更好地理解产品的场景用户价值需求,更好地定义边界。前几个比较简单,说一下最后两个。
- 与知乎有什么不同?
- 与即刻有什么不同?
- 与 bear 有什么不同?
- 与豆瓣日记有什么不同?
- 与微信公众号有什么不同?
场景
豆瓣的用户的需求是基于兴趣的社交,豆瓣的日记早期是写自己的心得想法,现在也在培养好的内容。但内容还是围绕书影音的。简书的内容有方法论、不同学科领域、时事等。微信公众号内容更杂。内容范围来说公众号> 简书>豆瓣。
用户
因此豆瓣的用户基本没有积累型。大致是纪录心得兴趣和想红型。
微信公众号的用户基本是想红型,少量积累型、兴趣型。
写到这里,出来几个有意思的问题~
- 如果写一篇影评,写在公众号和简书的,为什么不写在豆瓣?
从功能上说,如果是写在豆瓣的影评,一般很难被其他人看到。热门电影都有很多篇影评。而公众号和简书,只要有粉丝,总会有人看到。这个角度上说,豆瓣更多的还是纪录自己的心得。
至于简书和公众号,对于写作者,可能用户群不一样,发布难易度不一样、被转发受关注的潜力不同等,对于写作者的场景,其实差不多。
- 微信公众号其实不像简书、豆瓣有很多推荐机制,它更注重好的内容。但它却聚集了很多想红型的人。为什么呢?
它所在的微信是天然的巨量流量渠道和社交场。
那么,
- 如果公众号脱离微信,独立运作呢?
可能不得不像简书们一样,做推荐等,鼓励优质内容、制造大 V…
定位(过去当前未来)
- 价值/场景/用户扩展
简书价值的扩张,前面说过,最早记得是鼓励积累型的,打轻博客的概念。到现在是鼓励想红型的。
- 点线面体
梁宁课程的概念,暂时想不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