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迷途人
2、进退维谷
上世纪70年代末,楚天舒出生在北方一个贫穷落后山区的普通农民家庭,祖祖辈辈皆农民,到他这计划生育的一代,独子,上高中,也算是家里的秀才。
原本在初中毕业后,家里的意见是考个中专学校,学个技术,早毕业,早就业,毕竟那时的中专学校还是很吃香的,一毕业基本就能参加工作。如果考不上,就到工厂当工人,高中文凭在当时的招工大军中也是很抢手的。
可楚天舒没有选中专,而是选择报考普通高中,谁心中还没个大学梦呢?
如今,三年高中时光已浑然不觉地划上了句号,大学梦也戛然而止,又到了人生抉择的十字路口。摆在面前的两条路:复读,务工。
父母的意见,还是尽早出去找个活干,学点技术,将来在城里安顿下来,娶媳妇生娃,安安稳稳过日子。一些同样落榜的同学,则怂恿着楚天舒一起去复读,他们认为不上大学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是遗憾的人生。
当然,还有一条路是子承父业继续当农民。可一想到从18岁开始,就过上了“锄禾日当午”、“悠然见南山”的农夫田园生活,理所当然地遭到包括父母在内的所有人否决,也就不再作为选项。
复读?又能读出个什么结果呢?能用一年时间把不待见的几门课程有个质的提升?万一再落榜呢?本就不多的青春时光,又得随梦恍惚一年。压力太大不说,又得花费本就不宽裕的家庭不小的开支,望着满脸皱纹、皮肤古铜的父母双亲,楚天舒无心再读。
对于落榜,楚天舒内心深处虽然有些许失落,但在潜意识里,却又松了一口气:未考上大学固然遗憾,可考上后的不菲学费,对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笔巨资?
楚天舒出生时的农村,还实行着“人民公社”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 “单干”,到80年代初期才开始逐步推广。楚天舒的童年生活,可以说是在紧巴巴的日子中度过,因此特别能体会父母的辛劳和生活的不易。
务工,也许是当前最好的选择了。既能解决自己的生活温饱问题,又能贴补家里的日常开销。与三年前初中毕业后,就已经外出务工的村里同龄人相比,他感觉已经多花了家里三年的钱,是时候替家里分担一些责任的时候了。
就在决心已定,正等待城里工厂招工的当口,一个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楚天舒的命运——大伯。楚天舒的爸爸有兄弟姊妹三人,一个哥哥,一个姐姐,爸爸排行老三,这在讲究人多力量大的年代,算是提前计划生育的家庭了。
除楚天舒的父母仍在老家务农,兼顾着照顾爷爷奶奶的重任外,大伯和姑姑都在城里安家落户。那个时候,大家都想方设法地跳出农门,包括采取婚嫁的方式。
大伯,是一个当兵十二年的复转军人。八十年代末转业后,分配在县城某事业单位工作。从在外当兵时,大伯就一直牵挂着家里,经常往家里寄一些东西,尤其是对这个挑起照顾家庭重担的弟弟,格外关心。
转业回到地方后,他还是不断地帮助弟弟一家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对在县城上高中的侄子楚天舒,更是关怀得无微不至。
“小天,下步怎么打算的?想干点什么?”大伯问道。
楚天舒低着头,无精打采地道:“跟爸妈商量好了,准备出去打工。”
大伯不动声色地说:“做好18岁就当工人的准备了?没有回学校复读的打算?”
楚天舒不置可否的答道:“再复读一年也不知道啥样,只怕会再去浪费一年的钱。”
“对复读信心不足,还怕给爹妈增加经济负担,可也不甘心就这样凑合一辈子,是这么个心理吧?”大伯微笑着对他说。
楚天舒不吭声了,谁愿意自己的人生路从十几岁就看到头了呢?
大伯接着道:“十几岁的年龄,还是应该上学的年龄,等过了这段黄金年纪,想再学习恐怕也是力不从心了。”
楚天舒看着大伯,张了张嘴,却什么声音也没发出来。
大伯盯着楚天舒看了一会儿,缓缓道:“其实,想要继续学习,不一定非要走复读这条路。接受教育的方式,也不仅仅是学校这个唯一的途径。”
楚天舒不解地看着大伯,除了学校哪里还管教书育人?(当时的社会办学,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的百花齐放)
大伯喝了口水,放下水杯郑重地说了两个字:“部队。”
部队?楚天舒愣怔在那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