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之行

作者: 飞雪迎春1965 | 来源:发表于2019-06-27 09:00 被阅读0次

前天,我和儿子一起回老家探望妈妈。老家离省城不远,一百多里地,开车半个小时左右就到了。

妈妈耳朵不好使,院里有什么动静,她根本听不见。我打开大门,直接进了她的房间。

她一个人在床上静静地躺着,灯没有打开,光线稍暗。我伸手按了一下开关,灯亮了。妈妈立马坐了起来,看到我,一脸惊喜,说:“妮,你回来啦!”

我笑着说:“是的,我回来看你了。这是我给你买的衣服,你试试看合适不合适。”

妈妈很高兴,拿起衣服在身上比试了一下,说:“差不多,能穿。”然后,拄着拐杖和我一块,坐到院子里了。

大弟的院子不大,收拾得却很干净。 他不但把地面全部硬化了, 还在南边靠墙的地方,种了许多花花草草。有芦荟、仙人球、绿萝、吊兰、粉掌……虽然它们都不是什么名贵的花,但在主人比较精心的养护下, 个个都很茂盛,充满了勃勃生机,给人一种家业兴旺的感觉。

院子外面是一个小小的菜园,弟妹在哪里种了些许蔬菜。韭菜、西红柿、豆角……

最旺盛的是黄瓜,青青的藤蔓,缠缠绕绕地依附在人工搭建的木架上,大有继续往上生长的势头。

接近地面的部分,已经结果了,翠绿的瓜儿,如翡翠般,让人望之便生口腹之欲。

我走过去,摘了四根,在水龙头上洗了洗,随即就吃了起来,心里一点负担都没有。

它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再加上是弟妹种的,吃起来味道美极了,甜津津,脆生生,胜过任何山珍海味。我一口气吃了两根,还意犹未尽,只是想着不能那么贪心,才只好作罢。

这时,妈妈推着她的椅子,慢慢地走了出来,我俩坐在大门口,愉快地欣赏着田野风光。

丘陵上,沟底里,每一块地都种植着庄稼。玉米是新种的,刚刚发芽,色泽鲜艳透亮。

红薯长势非常喜人,叶子密密麻麻地铺满了整块地,一点缝隙似乎都没有。我喜欢吃红薯,心里想着,待到它成熟时,我还要回来吃。

对面的土坡上,零星地住着人家。他们一刻不停地在地里忙碌着,边锄地,边弯腰拔草,偶尔还会传来他们爽朗的笑声。

农家的生活,是慢节奏的,舒爽惬意。脚下的土地,是坚实的,让人感觉安全放心。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每家每户,都是二层小楼,客厅、卧室,都有空调。洗澡间比城里的大多了,足有8平米。

我的一位初中同学,看到了我,便走来和我攀谈。他说:“我觉得还是乡村舒适,一家一户都有院子,想出来坐坐,就出来坐坐,不像城里,连个小院子都没有。”

“家里的房子,面积又高又大,一般都是十七八平米,三米多高,不压抑。”

我非常认同他的说法。但是,农村的教育,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还是比不上城市。要是现在要我回来,我还是不愿意。

农村的居住条件好了,环境还是不行,夏天,院子里蚊蝇较多,不太卫生,我还是不太习惯。

一年回来住几天,陪陪母亲,换换环境,我倒是十分喜欢。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城市和乡村,各有利弊,就看你愿不愿意。

相关文章

  • 故乡之行

    老妈扔了个号码给我,一出口就雷打火烧,她说白眼狼,几年都不给你外婆打个电话,亏她养你那么多年。我肯定她只看到我的外...

  • 故乡之行

    堂哥的女儿腊月二十八日结婚。 这一天上午八点我们动身赶回老家。当车离开小镇时,顿时感觉寂静了不少。时值年关,镇上是...

  • 故乡之行

    泉州涂岭乡的白井村是我的老家,有一年多都没有回去了,于是我在暑假的时候踏上了“还乡之路”。 为什么...

  • 故乡之行

    前天,我和儿子一起回老家探望妈妈。老家离省城不远,一百多里地,开车半个小时左右就到了。 妈妈耳朵不好使,院里有什么...

  • 故乡之行

    国庆节期间,开车回了一趟山东老家。一路顺畅,高速公路上也不见多少车,大概很多人都错峰出行了吧。根据新闻报道...

  • 故乡印象之行

    乾县有七十二条半巷子,记忆中大多是靠两条腿来完成两点间的位移,如要长距离的跨越则要去两个车站,一个是地运司...

  • 故乡有约|回故乡收割芝麻之行

    故乡的芝麻熟了,到了丰收的季节,随着妈的一个电话送来了收芝麻的讯息,我便一大早赶车前往会故乡的路去收芝麻。 一间平...

  • 归去来兮

    年初,朋友向我说起春节返乡之事,并发来拍摄的故乡照片让我欣赏。从言谈中感觉得出来,朋友对这次故乡之行,心中颇感慨万...

  • 自然的魅力

    许久蜗居城镇的我对乡村的自然乐园久违了,有一天先生说什么时候回故乡看看如何,于是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故乡之行...

  • 三行诗——南山南

    南山南,风雨阻断山川险 坐水边,孤星零落故乡远 莫回头,大道之行勇向前 (2021.06.13耶殊陀尼诗社之看图作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乡之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jk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