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神农本草经》浅解
《神农本草经》浅解 第八回 干地黄

《神农本草经》浅解 第八回 干地黄

作者: 中医朱为康 | 来源:发表于2020-03-19 16:47 被阅读0次

      干地黄,一名地髓,味甘寒,生川泽。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

      按:干地黄相当于今天的生地黄,简称生地,《神农本草经》的时代还没有熟地黄,熟地黄是唐代以后的的炮制方法,简称熟地。临床使用地黄一直有分生地黄与熟地黄,宋代的医家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记载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中的地黄用的就是熟地黄。 《伤寒论》中只有炙甘草汤一方中用到地黄,根据我的考证,根据年代对比,炙甘草汤中的地黄应该是生地黄。 

     不过虽然熟地黄滋补益肾,但是熟地药性滋腻,阻碍消化功能。因此我很反对门诊病人动不动就要配六味地黄丸,胡乱滋补,还不如不补。六味地黄丸的哪些事我改天单开一篇章详细讲解,这里我们继续聊回地黄。

      正是因为熟地黄阻碍脾胃功能,所以古方中用熟地比较少,中医素来认为血以流通为要,滋腻的药物有阻碍血流的弊端,因此就算再补血基本方“四物汤”中除了熟地黄还要加上川芎这一味活血药,以便运化药力。

      其实在我祖父行医的年代早就有应对之法,当时药房有“砂仁拌熟地”,现成已经炮制好的,既能滋补又能去掉熟地黄的副作用。可惜现在医院已经没有了,既然没有了,现在的医生知道的就很少了。

     和砂仁拌熟地一样消失于历史长河中的另一味地黄的药品,那就是“鲜地黄”。鲜地黄是指秋季采挖后直接当药材使用,而生地黄则是将鲜地黄缓缓烘焙至八成干后炮制而成。明清时代的医家喜用中药的鲜品,叶天士也喜用诸多鲜品药材。究其原因鲜品在某些方面的药力要比干品强,需要注意的是鲜品药材一般用药剂量是加倍的。

      我又来总结啦!

      唐朝之前无熟地黄,见到医书中有地黄既是生地黄。

      《伤寒论》中出现的地黄都是生地黄,包括《金匮要略》。

      无论生地黄、熟地黄都有滋腻阻碍脾胃的缺点,熟地副作用更强,生地略少。虽然少佐砂仁可以一定程度改善此副作用,但是终非上上策,遣方用药时还是希望能综合考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神农本草经》浅解 第八回 干地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ml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