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
有这样一条街,它比整个世界还要大

有这样一条街,它比整个世界还要大

作者: 一箩筐柚子 | 来源:发表于2020-03-22 11:20 被阅读0次

          住在纽约的穷困自由剧作家海莲·汉芙喜爱读书,尤其热爱英国文学,在阅读了《星期六文学评论》上的广告后,她开始向英国“马克斯与科恩”旧书店写信订购图书。20天后,她收到了一封回信,对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了回答并且附上她要求的书籍,一来二去,双方渐渐熟悉,信的内容也不再拘泥于询问书籍和报价。远隔重洋20年间未曾谋面,深厚情意却通过书信跨越时空、莫逆于心。

    《查令十字街84号》

    海莲·汉芙

          海莲的信中透露出了她的机敏热情,时而调侃,时而风趣。虽然生活并不如意,住在“白蚁丛生、摇摇欲坠、白天不供应暖气的老公寓”,她却还是能在破旧的沙发上阅读《五人传》。

          读海莲的信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活泼风趣的语气让人不自觉地轻松起来,生动的比喻引人发笑,在阅读的同时脑海中不禁浮现一个有着独特魅力的成熟女性形象。从《圣经》到《五人传》再到《傲慢与偏见》,许多闻所未闻的名家大作在信中一一与我们会面。

          海莲嗜书如命,真心把书当作了情人,那种爱清晰浓烈。

          对于喜欢的书,她不吝赞美:“我简直不晓得一本书竟也能这么迷人”、“我爱极了那种与心有灵犀的前人冥冥共读,时而戚戚于胸、时而被耳提面命的感觉……”。因为喜欢,海莲不客气地把书店称作“我的书店”,并心心念念要去伦敦看看,甚至对朋友有幸光临书店一事生出深深的醋意。

          而对不喜欢的书,她则骂得体无完肤:“这算哪门子《新约圣经》啊!”、“个个不暴跳如雷才怪!”。她把书店用旧书充当包装纸的行为视作“世道中落、万劫不复”。一个活生生的“书痴”跃然纸上,她无所顾忌地表达着自己的欢喜与生气。

    弗兰克·德尔

          读者对弗兰克的印象从海莲收到第一封回信时开始,信中的称谓和内容让海莲认定对方一定是一名合格的英国绅士,做事严谨又认真,独自经营着书店,等待着有相同爱好和品位的读者登门。

          对于海莲的订购书单,弗兰克总会尽力去寻找。寻找旧书花费的时间很长,《项狄传》花了三年多才找到,《坎特伯雷故事集》则花了四年多,他尽心为海莲寻找她需要的书,这是一名英国绅士对于知己的回报,亦是对书的尊敬和执着。这期间海莲没有催促,也没有另寻卖家,而是耐心等待,这不单单是买卖双方的信任,更是两个爱书之人之间的默契。没有人结束通信,就说明在未知的时刻,一定会收到来自远方的惊喜。

    战后英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书中第一封信写于1949年10月,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随着殖民地国家相继爆发解放战争,英国殖民地迅速减少,英镑不断贬值,小麦、糖等生活必需品都靠日本、东南亚等国家供给,加上战时船只受损严重,进口食物的能力也随之减弱,食物供应能力迅速下降。相对于英国,当时的美国经济发展迅速,许多新兴部门都有了较快的发展。50-70年代初期,恰逢海莲和弗兰克通信的这一段时期,美国娱乐业发展较为迅速,随着电视业的发展,海莲的工作有了保障。

          1940年起,英国实行全国食物配给制度。尽管海莲身在美国,工作刚够自己糊口,她还是毫不吝啬地为书店送去火腿、糖果和巧克力等大量食物。在她看来,他们为她带来的书籍是永久珍贵的宝藏。这份善良让店员们感受到了温暖,也让她跨越万里获得了友谊。

          然而就在通信持续了二十年之时,故事戛然而止,弗兰克去世,珍贵的友情就此封尘。这些年阴差阳错,海莲没能踏上英国的土地,没有亲自见一见与她通信长达二十年的书店老板。她对于这个书店的唯一印象只有朋友在信中的描述。

          书店里混着木香和霉味,门口的老绅士对他问好,书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

          遗憾徜徉在心中,海莲不忍心让些珍贵的书信永远藏在书桌抽屉里,经弗兰克家人的同意,海莲把它们集成一本书信集,送到了出版社。

          空气中弥漫着书的味道,透过照进窗子的阳光,我可以看到漂浮的尘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这样一条街,它比整个世界还要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pm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