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要锻炼,但苦于不能坚持。最近,围绕“锻炼”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很有意思。
某一段时间,看到一个同学的步数激增,了解到他在有意锻炼身体,忽然产生了一种游戏的想法:小时候与小伙伴常常会比谁拔草多。想着把他设为目标,试试看会怎样。
接下来,每天会关注他的步数,吃完饭,只要时间允许就会去那个背街的小路上凑步数,争取超越。那种游戏式的心理很好玩,孩子似的竞争心充满简单的喜悦。渐渐地,又增加了几个同学作为目标,想要超过他们,但发现比较难,有的同学一天将近两万步,不过,内心的那种简单的快乐没有受到影响。最近,又修正了目标,他们依然是我参考的目标,但我会给自己立一个自己的目标,每天超过一万步就行。当然,也不去追求100%完成,尽量完成就好。偶尔,截图发给同学,显摆一下,激一激对方,开心一笑,就像小时候与小伙伴拔草,看着满满的一篮子草,再看看落下的夕阳余晖,内心里充盈着喜悦和满足。
从以别人为目标,到调整修正为自己的目标,这个过程里,我看到了灵活,也感受到了目标勾起的早年简单的收获的快乐。
走路的时间,也可以充分利用,或听喜马拉雅,或听曲,或给父母打个电话,或思考,一个小时的时间很快过去。收工,回府,洗漱一下,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心里时而会浮现一丝丝焦虑,似乎那是过去的感觉重现,但也不过倏忽而逝。
让自己的视线聚焦在此时此刻,一点点的小开心都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感受。
生命线是由当下的一点一点连成的,沿着线,每一点的当下都在成为过去,每一点的未来都在逐渐变成当下。或许,这就是当下的意义所在吧。
虽然,“当下”这个词已经被无数人印证,但无论多少人,真正对自己有意义的,依然是自己的亲身体验。别人的微积分,与我关系不大,而我的加减法,却是时刻与我在一起的。当然,加减法是微积分的最底层的基础。
觉察一下,似乎自己又进入了想要说服的模式,止住。回到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旨在分享一下目标设定过程中的乐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