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儿行千里母担忧; 母亲,对子女是多么深爱。
子女对母亲呢?
有多大的深仇大恨,才能让儿子拒绝赡养母亲,并说出,“她是我觉得最坏的一个人”。
这位母亲,两个儿子,大儿子成家了,娶了老婆,婆媳之间矛盾重重,甚至大打出手,于是婆媳分开住。 小儿子未成家,但是赚钱不多,母亲经常帮助小儿子。
大儿子过年过节都不去看母亲,也不给赡养费。
母亲多希望大儿子能回去看看她,毕竟是她身上掉下的一块亲骨肉。
母亲多想找回以前那个聪明懂事乖巧的大儿子。
法院,是母亲找回大儿子的一丝希望,法官去找了大儿子和大儿媳;也去找了小儿子;他们的说辞各执一端。
调解那天,母亲跟着老伴,来到法院,见到了大儿子大儿媳和小儿子,在调解室内,大儿媳破口大骂:“跟你在一起生活,不是被打就是被骂,没有给我们带来一点好处。” 这位母亲予以回击,法官打断她们的争吵,强调恩仇不是一两天结下的,今天来到这里,是为了达成协议的。
大儿子斜坐着,并不看他母亲,说:“她是我觉得最坏的一个人”。
法官最后问,你们每个月能给多少赡养费给你们母亲? 大儿子先说: “ 200元”。 小儿子说: “不低于1000元”。
母亲低下头,说:“大儿子,你每月给200元,只要你对得起你的良心,我没什么说的,我并不是缺少你200元每月的生活费”。
然后,签订协议书,调解完成。
大儿子和大儿媳首先离开法院,动作迅速地走出了大门。
这位母亲迈着蹒跚的步子走向大门口,这时能清楚地看到她稍微驼背的背影,渐渐地,慢慢地离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