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那一年 村里来了民工(四)

那一年 村里来了民工(四)

作者: 咬文嚼字 | 来源:发表于2022-08-02 15:46 被阅读0次

住进我家的俩民工,一老一小。老的叫栓柱,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其实岁数还不满五十,只不过脸上皱巴巴的看上去有点老面。年轻一点的叫二宝,十八九岁的样子,看那手细皮嫩肉的,一准是刚刚学校毕业没吃过苦的小年轻。两个人原先一个上夜班一个上白班,都住一个家相互都休息不好,后来就和工地领导说了说了一下调一个班上了,这样一周一倒,要白班都白班,要夜班都夜班。

栓柱是个自来熟,无论见了谁几句话就和老熟人一样,而且家长里短风土人情好像没有他不知道的。因此没多久栓柱不但和我家院里的人惯熟起来,而且左邻右舍来串门的都喜欢和他拉呱倒舌。老栓柱的左手小指和无名指都光秃秃的,不要别人问他就主动说出原委。原来生产队时给牲口拿铡刀切草,年轻的栓柱负责提铡刀切草,饲养员管望铡刀下撸草。栓柱心血来潮说要和饲养员换位。饲养员拗不过他就同意了。开头栓柱撸草饲养员提铡刀都要先看好再下压落铡刀。栓柱一看饲养员慢吞吞的 ,就觉得饲养员瞧不起他光怕他有什么闪失。就说你尽管手起刀落他保证万无一失。于是饲养员就甩开膀子嘁哩喀喳干开了。很快青饲料就堆起了小山。两人正干的起劲突然栓柱“哎吆”一声,饲养员停下来一看,栓柱一只手血流如注,两根手指齐齐被切了下来。饲养员感紧拿布条简单包扎,到保健站上药消炎止血,然后迅速坐着村里手扶拖拉机拉人到县医院。医院大夫一看断指都黑了没法再接了。就给他彻底处理好伤口回了家。栓柱说村里人给他起外号叫“秃爪儿”,可他的左手特别有劲什么都能干。在村里翻手腕没有遇到过对手。当下就有后生过来和他比试较劲。你别说栓柱还没了两指的左手真有劲,现场没一个是他的对手。

在栓柱在院子里和乡亲们滔滔不绝时,二宝在小南房睡大觉。年轻人累哼哼在工地上干一晚上,睡上整整一天也睡不够。也只有栓柱这样在村里吃过苦又有些年岁的人,才干了一宿还有这样的精力和人打趣闲谈。

相关文章

  • 那一年 村里来了民工(四)

    住进我家的俩民工,一老一小。老的叫栓柱,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其实岁数还不满五十,只不过脸上皱巴巴的看上去有点老面...

  • 那一年 村里来了民工(一)

    在西川河下游,有一个四面环山的山村叫小南庄村。小村近400户人家2000余口人,分散在村庄的各个角落。村庄里有岳、...

  • 那一年,村里来了民工(二)

    娘子关提水工程,是当时平定县政府为了解决县里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历史,经过国家部委省政府批准大力支持的一项综合性东水...

  • 那一年 村里来了民工(三)

    村里来了民工,分散住在村子的各家各户,加上村边排房里住的省水工区施工技术人员,多少年村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宁静被打...

  • 村里来了蝙蝠精(四)

    肆:举国抗疫 随着时间的推移,安世村里的一半以上的生命都岌岌可危,只有少部分较为年轻力壮的青年尚且能够生活自理。他...

  • 难忘的少年

    那一年,我们村里来了一组探矿队的人员,这组探矿队的人员就住在我们村里大队的房子里,大队的房子很大,在我家房子的旁边...

  • 抗日故事/临危不惧的船班长

    文/余光 薛阿毛,抗日战争时期,年轻的薛阿毛是村里带头接送新四军战士的民工队长,人称"船班长"。 1941年3月1...

  • 我们村有一个拿魂的人

    我小时候,我们家乡有一条国道正在修筑,就是通往西藏的318国道。 村里一下子来了好多民工,分散住在村民家里,他们自...

  • 村里来了知青

    1965年的春末夏初的一天,村里迊来了一帮青岛来的知识青年。当时公社对知青非常重视,把他们安排到比较好的村子里。我...

  • 那个女孩

    那一年,天空很蓝,水很清澈,那一年冬天很冷,雪花很白,那一年,我们还住在村里,人们还很拥挤。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一年 村里来了民工(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yd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