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04782/204edd9167a60822.jpg)
继续补!
再谈省钱,今天!
我在广州搭车回家的时候,刚好上班高峰期。于是,我选择好好享受这“一箱又一箱沙丁鱼”的感觉。果然,这样挤让我有了这篇文章的一些灵感。
我们理财,常常想发现价值被低估的物品,因为这样才能让我们的钱更值钱。但很多人投资他不是这个理念的,一般都认为投资就是要赚钱。于是,投资变成赌博的事常常发生。生活的消费也是这样,很多人看不到背后隐藏的一些东西,只因表面去进行消费。
一家好的餐厅不止食物的美味,还有环境的优雅。一部好的电影,不止演员靓和帅,还有故事情节吸引人。一次消费,不止钱,还有心情、时间和使用的感觉。
很多人为了节省钱,忘了自己的心情、时间和使用感觉的消耗。就比如,我那天在上班高峰期,先挤公交,再挤地铁。我真是很少享受这样的“待遇”呀!我很难想象那些每天上班的人,体会到这样的感觉之后,依然每天照旧“享受”这些。我感觉就像“上班高峰拥挤正常病毒”传染了一样。也许你认为这是正常的,代价却不是那么小。
首先,你的心情,我在排队是看到很多人是一脸不耐烦的,还有一些人甚至拿出手机来拍照发朋友圈。我很想告诉他,你不耐烦还是每天都这样,你发朋友圈依然不会改变什么。因为这在大家看来是正常现象呀!你苦苦奢望政府或者其他大能来解决,那不是理财的思维。理财最忌等和靠,所以你还不如每天早起去享受个人“私有的公交或者地铁”。然后你的时间,我知道很多时候它被人们认为是不值钱的,我也知道很多人认为它很值钱。但是,总归大多数人都忽略了时间这个“东西”。就像笑来老师《把时间当作朋友》里的一种理念一样,管理时间不如从心智改变来节省时间。看着拥挤的人群,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浪费着这个时间,也不乏边排队边看书的人群,也不乏为了更快一些拼命挤的人,也不乏一脸茫然无所谓的人。人们需要的还是从大众思维中走出来,这也是理财所需要的。最后是使用的感觉,每一次消费都有这个东西,或物美价廉的欢喜,或物价不符的抱怨,或物超所值的满意。为了搭地铁而挤,为了搭公交而挤,为了一些便宜而付出巨大的使用感觉代价。一个朋友的“当初买脱水机,现在想洗衣机;当初买苹果5,现在想苹果6”的说法让我直接问他,你买这些的最开始的目的是什么,他竟说不知道。大家都这样消费,让我们觉得理所当然。但真的是这样吗?我相信,一切没理由的消费都可能给你比较差的使用感觉,就算一些很贵的东西。理财是要用财来换取给你满意或者欢喜的使用感觉的。
即将离开广州,搭长途汽车时,我没有在天河客运站内买票。我兄弟推荐我在站外买票,又让我震撼了一次。那里的人们都在问车什么时候来,怎么那么慢,我都等这么久了怎么还轮不到我上等等!还有就是搭面包车去的时候,九座的面包车坐了十八个人,车内又一阵骂声,但大家依然接受。这次经历,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卖猪仔或者华侨下南洋时的情景。为了省那几十块钱,把自己交由别人处置的同时,把自己的心情也搞得很不好。最重要的是,出了事谁负责这个,我想大多数人都没有去想。这样搭车,我想出了事故,很难追究什么责任那些。本身就是靠着体制的bug产生的小惠谋求者,哪里能想到这么些东西。“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我相信,事故还是有可能出现的,尽管几率很小,希望各位好好衡量一些小惠背后的东西。我跟我兄弟说,我再也不会这样坐车了,除了我说到的这些,还有一点最重要的。体制不完善,存在一些人情味的东西。也就是说,和那里的“工作人员”熟的就先上,完全没有一些体制!最容易出事的就是没有体制,没有规律!真心替那些被“工作人员”拉拢来坐车的熟人担心,要是有什么情况发生那真是太惨了。
省钱是要的,但你真的有必要衡量一下它的代价是什么,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值不值冒这个险。学习理财的人更需要这样去观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