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寻找释迦摩尼

寻找释迦摩尼

作者: 39c302fb7343 | 来源:发表于2019-02-01 11:41 被阅读0次

    今天谈论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当我们在信佛的时候,我们在信什么?

    首先我们定义一下,什么是信仰。易中天曾在多次演讲中提到过信仰这个话题,其中他对信仰的定义为:信仰就是对超自然、超世俗之存在坚定不移的相信。

    我基本认同易大师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我们深挖,会发现这其中有几个必要条件。第一,是相信;第二,是坚定不移地相信,没有条件,没有预设,没有理由;第三,是相信的对象必须是超自然的、超世俗的,也就是说在人类社会不存在的,也不能科学实验来证明的。

    因此,这个信仰的对象必须是一个特定的对象或者一个特定的系统。你就不能又信释迦摩尼,又信上帝,对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也崇拜有加,甚至这个对象是你们村里的某个巫婆神汉……什么都信等于什么都不信,我们必须分清楚信仰和崇拜的区别。所以按照这个逻辑来推理,中国自古以来就缺乏信仰,并不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出现的现象。

    这里,我们不去评价缺失信仰的好坏,因为好坏之分是小孩子的逻辑,对于一个具备独立世界观的成年人来说,我们一般只看利弊。或许,这世界存在另外一种信仰,那就是无信仰。因为能够支撑一套文化系统不断传承、演化、迭代,人们一定是相信一些东西的,或许我们还没有找到如何去定义这套系统的逻辑,但不能认为它不存在。

    回到今天的主题,释迦摩尼。

    中国的世俗社会中,人们所认识的佛陀基本上就是庙里那个高鼻子、厚嘴唇、大耳朵的胖老爷子的形象。依据佛法色即是空的观点,其实他老人家长什么样子并不重要。我们对他是否存在,或者是否存在过的认知主要是对他所主张的佛法这一意识形态的认知。

    之所以说是他“主张”而不说他“创造”,是因为一切事物它本身就是存在的,或者本身也是不存在的,就如同佛法,与其我们说是释迦摩尼创造了它,不如说是释迦摩尼发现了它。亦如“佛教”,很多观点认为是释迦摩尼是佛教的创建者,但我认为释迦摩尼只是佛教创建的“因”,也可以说是“缘”。如同真理就在哪里,只是需要被人去发现而已。

    佛教并不是一个具象的东西,它是一个不断演化的系统,是动态的。就像是一棵树,释迦摩尼只是这棵树的种子,而当这颗种子变成了一棵生生不息的参天大树时,我们不能说这颗种子就是这棵树。

    当然,我们必须要分清楚“佛法”和“佛教”的区别。前者相当于一本教你成佛的说明书,当你对此有进一步的认知后,你会发现这是一套看似简单但极其复杂,而且充满趣味的哲学系统,甚至可以拿来解释一切;而后者则是一个宗教派别,跟道教、基督教一样,具有教主、教义、教场、信众这些宗教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

    因此,这篇文章的主人公——释迦摩尼,就有了两种不同的身份。其一,是佛法的“奠基人”;其二,是佛教“创始人”,当然我们要在这两个身份上加上“所谓的”三个字。这么说来,作为一个自言信佛者,必须要明白自己信的到底是哪一个佛。

    对于宗教,我不想去做主观上的评价,毕竟本人不是其坚定不移的信仰者。但仔细对照佛法和佛教你会发现,其中不乏大量自相矛盾之说。

    诸如,佛法教导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简单来解释就是世间之万相都是虚无或无常的,我们不应该去追求这种虚无,更不应该对这种虚无产生执念。

    但我们发现,寺庙里是虚无幻相最多的地方。随处可见的“南无阿弥陀佛”字眼,各种神话色彩鲜明的绘画雕塑,所有被幻想出的形象都得以具象化。同时,不乏社会各界人士前去拜求夙愿。生孩子、找对象、升官、发财……人们将隐藏在心中的欲求在寺庙里心安理得地表达出来。千百年来和尚们通过各种仪式感的建立,为人们提供了一处安放欲求的最佳场所。

    难道说僧人们需要通过观察这些尘世里的欲念来告诫自己不生执念?这是不是对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有些太过残忍了?

    且不去评价,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

    再说佛陀。

    乔达摩·悉达多同学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经过其艰难的修行,于35岁时得到了自觉,成为了觉悟者,也成为了佛陀。当然,这只是印度众多不靠谱的历史记述中相对可信的一种说法。

    我们可以脑补一下,坐在菩提树下顿悟的乔达摩·悉达多,那一刹那他发现了宇宙的真理,这是多么让人喜悦的瞬间。

    但当他要将所获传播出去时,出现了一个问题,如何表述才能使得他人也能获得相同的体验?很显然,这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必须要依靠色相这个工具,语言和文字本身具有巨大的局限性,我们的大脑还做不到无缝对接或云端同步。这就要求受众与其有“缘”,通过缘来实现相同或近似的觉悟。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所有信息的传递都伴随着噪音,随着传递的递进,信噪比不断降低,熵增亦使得信息不断消逝。传递过程中,每一个受众都成为了这个信息传播的节点,离信息中心越远,信息就越弱,以至于数千年后的今天,我们更难窥见佛陀智慧其万一。

    也许这一切佛陀早已预见,所以说,世间之事物本性为空,乃一切因缘和合而生,缘起即灭,缘生已空。这么说来,佛陀在诞生的那一瞬,便已经死去,佛法在降临的那一刹,便已经消逝。如同我们的生命,从出生之时便向死而生。

    每思及此,不免使人心生悲凉,如果可以,愿以此生之所有去换来菩提树下佛陀顿悟之见证。不用言语,只需一瞥,足矣。

    释迦摩尼在哪里?过去、现在、未来,或者根本就没有释迦牟尼,但如果有缘,心中那一丝佛性,就是你的释迦牟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寻找释迦摩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zr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