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文章中说到诸葛亮在公元207年,隆中对中提出刘备如何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时代中,到处充满了各种矛盾,所以诸葛亮当时制定的战略计划中第一步夺取荆州,第二步夺取益州,这两个步骤都是将刘备的势力从一个矛盾中,推向另外一个均衡点,而且在这个矛盾转化的过程中能够扩大影响力,让刘备的优势能够比之前更大。所以以前期结果来看,这个战略构想是符合预期。
制定任何战略时,肯定会以终局思维出发,想象最终的整个局势的终局应该是什么样子?回头来思考我们现在最应该做什么。以终局思维来考虑,诸葛亮思考的终局,当然是协助刘备一统江山。但是在制定战略时,所有的战略构想,都建立在一些前提条件的基础上。比如,自己这一方的独特优势;再比如,特定的时间窗口。然而,在这些前提条件下也会衍生出制约因素,并且影响最终的结局。所以隆中对提出的战略计划最终也就出现了偏差,导致结果与预期的不同。
诸葛亮提出的战略規划的二个制约因素分別是:
第一,设定战略时必然有它的基础假设条件,但这个基础条件会因为战术执行的差异,导致假设条件出现偏差,最终影响战略执行的效果。
刘备的战略构想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刘备是汉室宗亲,为了匡扶汉室,师出有名。但是,战略计划要夺取益州,就必须与刘璋为敌。如果与刘璋为敌,那么刘备的政治正确就会被打破。将动摇影响整个战略计划的前提假设。
第二,任何战略构想都会有时间窗口,一旦过了这个时间窗口,机遇也许就不复存在。
在隆中对过后13年,曹丕自己称帝,并且把汉献帝软禁起来,这个时候就是刘备的竞争对手制造出的情况让时间窗口关闭,那么刘备就显得很被动,他的战略计划在这样的局面里就显得尴尬。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想要达到设定的战略目标,其中就会涉及到各种战术的执行。战略和战术在我们一般的认知里就是大与小程度上的区别。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所谓战术思维虽然也是利用有限资源达成目标,但是战术的目标非常简洁清晰---就是要“赢”,要对手全输,我们全赢。刘备偷袭刘璋夺取益州就是这样的一个战术思维。
而战略思维就保守的多,之前逻辑思维节目中有一期对于战略有个独特的定义:“从这个均衡点向下一个均衡点转化,我们不解决矛盾,只转化矛盾”。先是承认我们生活在一个均衡的格局中,然后我推动这个均衡向下一个均衡点转化,在转化的过程中让自己的优势在下一个均衡点大一点点。
如果以战略思维来思考当时的局势,那么刘备夺取益州时,如果转换成另外一种思维,想办法先与刘璋合作,然后慢慢的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最终将刘璋收为旗下,那么这样的一个战略布局以及均衡点的转换是否能够更符合他自己的战略设定呢?会不会有不同的效果呢?这都是值得思考的另外一个维度。当然最终的结局会不会有不同的改变,我们也是不得而知。而且,政治斗争不比商战。商战中可能不必你死我活,但是政治斗争有它的必然性及残酷性。
所以,对照到现代商业来看,我们在制定任何战略或者执行战术时,其实也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而这个不确定性又会造成我们在制定各种战略时可能面对的变化,所以我们也要随时保持敏锐,要保有对外界的敏感度,随时做调整,而不是发生变化而不自知。而在思考执行时,可以多用战略思维来思考,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逐步的扩大影响力,迈入下一个对我有利的均衡点。这样一来,也符合现代商业的长板对接,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