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到刘墉已经是10多年以前(写下这个数字,不禁毛骨悚然,哈哈)初一,小姨送的一本《靠自己去成功》。再是高中时候的《相信自己》。大学《你不可不知的人性1/2》;去年的《人生百忌》,现在的《肯定自己》。。从小帆到刘轩,跨越了我几乎整个学生时代。
《靠自己去成功》是写给女儿小帆的,里面有句话影响我到如今,小帆品学兼优,一直为老师所喜爱,也因此有次因为老师对”另一个同学更好”,回家怒气冲冲地说”I hate,I hate,爸爸告诉她,你想要的只能”获得”,而不是无缘无故的”得到”一一Indeed,所有美好,都应该是”获得”,而不只是期待”得到”。
这本写给儿子刘轩的<肯定自己>不论从出发点,写作角度,作者口吻,人物立场都如出一辙,只是<肯定自己>多了刘轩的回信,而这也是我认为比前者更有可读性之处,因为刘轩的理念态度更符合我们这个年纪看问题的角度。
<你不可不知的任性>,<人生百忌>则更像是父母对于即将远行的子女的叮嘱。更多是作者为人处事的待人接物的分享。时而觉得醍醐灌顶,作者指出了我从不曾意识到自己不足的点,无人交往需要关注的原则和细节。时而又觉得作者小题大做,剖析人的劣根性的同时又矫枉过,把人性讲得十分可怕,产生一种”人与人之间这点信任也没有?”的质问。
总之,这一系列书的共同特点是作者擅长通过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发生的事件,洞悉孩子的应对方式,捕捉孩子的情绪,帮助指点和完善他们的人格。不是每个孩子都像小帆和刘轩那样幸运的有个像作者这样的爸爸提点教化。既然如此,那么对于青少年而言,这就是一本很合时宜的修身养性之读物。至于家长一一一份世界上最难的职业,与其闭门造车伤经动骨而不得要领,不如保持开放,去书里寻觅陪伴孩子健康成长的灵感。
一一20171030 在Molly 的小屋
感冒鼻塞但难得休闲的夜晚
晚安,我最亲爱的人儿~
刘墉系列书之我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