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707004/088eb1b0c4fad887.jpeg)
今天,是农历“谷雨”。
谷雨,是24节气中的第6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辰,大太阳黄经为30°,于每年公历4月19日—21日交节。
“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降雨量充足而及时,使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与雨水、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在中国南方地区,谷雨时节往往开始明显多雨,特别是华南地区,一旦冷空气与暖湿气流交汇,通常形成较长时间的降雨天气。秦岭-淮河一线是南方春雨和北方春旱区之间的过渡地区,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春雨急剧减少。在北方地区,谷雨是“终霜”的象征。
由于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温度逐渐加大,所以应注意预防“湿邪”侵袭伤身。民间有在谷雨节气摘“谷雨茶”、“走谷雨”、“吃春”、“赏花”等习俗。注意开窗通风、加强保暖,不要着凉,多晒太阳,适当运动。在日常饮食中,可增加一些利水祛湿的食物,如玉米、茯苓、冬瓜、薏米、赤小豆等。在起居养生方面,谷雨节气过后,气温会逐渐升高,雨量开始增多,但是也要注意保暖,早晚最好加件衣。话说“谷雨寒死老鼠”,“很多人像夏天一样穿衣服,其实季节还没有到,湿气、寒气很容易从裸露的部位进入体内,导致感冒。
说到“谷雨”,还有这样的个典故。话说当年仓颉造字,被黄帝奖赏了一座金人。他自觉领之有愧,便又送了回去。一日睡觉时,听见有人喊他,“玉帝赏你的金人你都不要,那到底想要什么?”仓颉在睡梦中喊,“百姓艰苦。要是天下百姓都有饭吃就好了。”第二天,仓颉要出门时,却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漫天都在下着谷子,密密麻麻地下了将近半个小时,谷子把整个村子都铺满了。仓颉既高兴又奇怪,想到梦中场景,知道是玉帝对自已的奖励,便赶紧派人去告诉黄帝。黄帝感于仓颉功劳,就将下谷子雨的这天定为“谷雨节”。并命令天下人,到每年的这一天,都要欢歌狂舞来感谢上天。一直到现在,还有些地方甚至把这一天作为祭祀仓颉的节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