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熟知自己的懦弱。当学校的小霸王把冰凉的手伸进我的后背取暖,我只会假装不管不顾,最后还是在同学的鼓舞下对他做出反抗;我也知道自己的自私,舅舅送了我一个录音机,来家里小住的表姐对此爱不释手,爸爸——也就是她的舅舅——就给她也买了一个,而我的反应竟然是新的给我,旧的给她。
所以如今读着《追风筝的人》,我能立刻感觉到作者洞察人性的能力。书中的阿米尔童年如儿时的我,自私、懦弱、不敢承担责任,或许这是很多独生子女的共性,更何况阿米尔在阿富汗有个地位显赫的父亲,而他是哈桑口中尊贵的少爷。
我应该庆幸自己并非生活在政局动荡的中东,在和平年代,这样卑劣的性格才不容易被放大。而书中的“我”就没那么幸运了,他对待自己儿时的玩伴哈桑终究不能当其为朋友,在荣耀的诱惑与天性的胆怯中,他也没能为哈桑的落难而挺身而出。这让他愧疚不安,成年后仍是念念不忘。
儿时的一切都将成为成年后行为的潜在原因,这或许是我念念不完“单独二胎”的理由。我的童年孤独而无助,不敢告知父母的那些事情,终究只能成为自己的秘密。如今我仍有“喃喃自语”的习惯,去对抗长久以来的孤单。长大之后,我才开始察觉自己需要学会“赞扬、分享、承担”这些事情,就像走在一条漫长的救赎道路上,依然是孑然一身。
在阿米尔多年之后回到暌违已久的阿富汗,他得知了那个让他痛苦不已的秘密,也揭开了他父亲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在我之前的臆想中,我以为那会是革命之类的主旋律,后来发现不过是人性的阴暗面。我并非指责他父亲做了如何不堪的事情,那些人之常情,只有经历过才发现不过是殊途同归。
为了救赎自己,阿米尔选择了前往阿富汗解救哈桑的儿子。此时,童年的良师益友、身后的贤妻、故去的父亲,一幕幕童年往事、一场场生死离别、一段段爱恨情仇,都化作了他背后强大的动力,让他有胆量去和蛮不讲理的塔利班讲道理。
塔利班在阿富汗的暴行,早已公诸于众,可当时真正置身其中的阿富汗人却多么无可奈何。他们的神,安拉,没有在这个人间地狱给出任何神迹,但若没有信仰,他们是否会更早地分崩离析。阿米尔在街头遇见的老乞丐是当年的大学教授,这与某个时期的我朝多么相似,只是后者的处境其实更加堪忧,前者尚有信仰——哪怕那仅仅是心里安慰——后者连最后的港湾都失去了,想到这里,我才真正体会到和平的可贵,在庞大冗杂的帝国,失去信仰的人们如蝼蚁偷生,此时若有狂风暴雨,大厦将倾矣!
打个寒战,继续读下去。哈桑和他的妻子被塔利班毙命于自家门口之后,哈桑的孩子被放置在孤儿院,阿米尔的救赎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这是必然的。如果只是解救了一个孩子,未必能使阿米尔得到解脱,有时候上帝的安排就是如此令人不解而又周全。
与童年宿敌的对峙,就好像重新面对一次选择。如果当年就做出对的抉择,那么“我”的后半生会完全改变。多么可怕的蝴蝶效应,就像中国人说的“三岁看到老”,孩子早早拥有了他一生的性格特点,而性格恰恰决定了命运。如今,被儿时“旧知”狂揍的时候,身边的孩子做出了他的父亲哈桑当年就想做的事情——射瞎对方的左眼,然后和阿米尔一起离开了这所塔利班建造的地狱。或许救赎就是条不归路,在被精神蹂躏的那些年,阿米尔的心里其实是多么渴望这么一场之于身体的摧残,因为这不过是来自于身体发肤的疼痛,而当年那逃避伤害的转身离开,让童年的他给自己心中种下了多么苦涩而难解的恶因。如今在这条名为救赎的不归路上,他与过去的自己彻底断裂。
最后的结局其实不重要,追风筝的人,从当年的哈桑换成了如今的阿米尔,走在美国宽阔的道路上,他在阿富汗的自我救赎之路并非一个人在战斗。美国攻打阿富汗,或许对于阿富汗人是真正的解脱,他们终于可以回到那个“有限”自由的年代,唱着自由的歌曲,而不必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可以用生而为人的尊严方式活着,但如果这个国度依旧是过去那样的腐朽,或许下一次“塔利班们”的到来不会太久远。你知道我的意思,塔利班并非阿富汗特产。
全书文笔隽永,故事一流,难得我看一本译著毫不艰涩,感谢胡塞尼,也感谢李继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