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时,我便和母亲在这所乡村小学安家了。母亲是学校的校长,既要教书,又要管理学校的诸多事务,实在腾不出时间来照顾我。当时在乡下是没有幼儿园的,母亲白天将我托付给村里一位姓楚的奶奶照看,晚上再接我回家。
记忆中,楚奶奶留着齐耳的短发,刘海朝左梳着,用一个黑夹子夹着。她非常勤快,每天屋里屋外忙个不停,待人十分热情。年幼的我总是跟在她的屁股后面打转转,连说话的语气也像极了她。那时乡下条件艰苦,楚奶奶每天特意把饭煮得烂烂的,还将稠稠的米汤留给我吃。她说米汤是极养人的。
我在楚奶奶家一呆就是四年,直到读小学才结束。他们一家视我为己出,有什么好吃的总要让我先尝尝:家里结的第一根黄瓜,夏天晒的红薯干、盐辣椒、茄子皮……我也把那儿当成我的另一个家,有什么新鲜事都要找楚奶奶说说,否则睡不好觉。
上学了,我的生活圈却变小了。我和母亲吃饭、睡觉的房间就在学校的二楼。而我读书的教室就在一楼。也就是说,我每天可以从从容容地吃完早饭,擦把脸下楼分分钟就到了教室。而我的同学却是从村子的四面八方赶来上学的。只有他们来了,整个校园就沸腾了。而放学时,却是我最不习惯甚至感到害怕的寂静时刻。因为,在偌大的学校里,只有我和母亲住在这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