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春锣”声里思乡情

“春锣”声里思乡情

作者: 汇杰 | 来源:发表于2022-01-14 09:55 被阅读0次

有那么两年,由于兄长去了广东打工,年迈的父母成了留守老人,让他们独自留在故乡生活,我着实放不下心。于是我将他们接到了我工作和生活的城市。只是父亲对故乡怀着深厚的感情,在城市生活总总不那么得劲,由此,每到单位放长假,我都要驱车载着父母回故乡走一走,看一看,并顺便买上几盘“宝贝光碟”,以解父亲的思乡之苦。

每一次回到故乡,见到了熟悉的景物,父亲两眼烁烁生辉,他总要打开车窗,深情的看上一看。特别是听到路边的老乡家传来“咚咚咚呛、咚咚咚呛、咚呛咚呛、咚咚咚呛”的节奏声时,父亲总会让我将车停在路边,静静地、过瘾的听上一段。这是故乡特有的一种民间曲艺——萍乡春锣。

对于“萍乡春锣”,我儿时经常听。每年的春节,总有一些春锣艺人挨家挨户的上门“打春锣”,他们身上挂一个布袋,将一面小鼓系在左腹部,鼓边挂一小铜锣,左手持鼓签,右手持锣槌,敲打出“咚咚咚呛……”的节奏,作为曲首的过门和段落之间的间奏音乐;他们用萍乡方言见人赞人,见物赞物,见事赞事。一段春锣唱完,无数祝福的话语总能让主人家笑逐颜开,并喜滋滋的在春锣艺人的布袋里塞上几个钱。

“春锣”在故乡流传久远,它源于古代农民对季节变化模糊不清,信息闭塞,官府为了提醒老百姓适时耕种,派专人下乡去送春,为了解决送春人的生活问题,规定每家每户要给送春人一定数量的米和钱。后来“打春锣”也就成了穷人谋生的一种手段,一种“乞讨的艺术”。通过世代的传承,“春锣”最终成为一种地方曲艺,经久不衰。春锣艺人不仅想到什么就唱什么,见到什么就唱什么,他们通常还会对唱词进行精心雕琢,使语言诙谐幽默,流畅,韵脚自由,由此,每年都会有些有一定的故事性的经典段子被录成碟子在市面上流传,深受老百姓喜爱。记得小时候父亲买回一段《巧媳妇撮合老鸳鸯》的春锣就在我家“咚咚咚呛”地敲唱了一整年。

从父亲对春锣的情愫中,我知道“春锣”对于父亲,绝不亚于陕西人对“秦腔”、东北人对“二人传”的感情,那“咚咚咚呛”的旋律已深植在父亲的骨子里。由此,每一次当要载着父母再次离开故土时,我都要去音响店买几盘这一年来流行的所有“春锣”段子,在车里、在家里放给父亲听。每次听到这熟悉的旋律,就像打开了父亲内心中的那扇情感的闸门,那浓厚的故土气息奔袭而来……

相关文章

  • “春锣”声里思乡情

    有那么两年,由于兄长去了广东打工,年迈的父母成了留守老人,让他们独自留在故乡生活,我着实放不下心。于是我将他们接到...

  • 无题

    风一声,叶一声,瑟瑟秋江千尺寒,寒秋销别魂。 锣一声,鼓一声,年年欢笑是旧人,不复旧年春。

  • 故乡情

    观雨归思 又是霏雨朦胧景, 春木拔青不复在。 思故咏归寄乡情, 叹那物人已非往。

  • 思归

    杏花微雨伴春归, 南雁温风送冬回。 边关迟暮思儿女, 近乡情怯看叶飞。

  • 春里思

    伴着春里的夜风多思 风起狂嚎 青雁寻古迹 桃红未染春潮 奠了颗赤心凝了缕幽魂 酸了黄杏 嗅着风的踪迹 你从哪里来 ...

  • 八声甘州•春思

    玉盈盈浅缀柳枝间,梨雪笑舒容。燕喜穿园舞,莺歌恰恰,翠树披红。十里桃花伞下,竹马话情浓。相挚互携手,游遍芳...

  • [八声甘州]春思

    汐水/文 看桃红柳绿岸生烟,春燕筑巢忙。又斗飞蜂蝶,花间竞逐,冉冉风香。偶有半枝梅影,也是瘦时光。檐顶青芽满,犹似...

  • 【八声甘州】 春思

    (; 【八声甘州】 文/普罗米修斯 *(词林正韵) ,(依钦谱),(柳永体) 春思 正春风拂面舞花天...

  • 八声甘州•春思

    文/佳纱 待双飞燕子入廊檐,东风绿梢头。 采云霞一片,桃花两朵,点缀春愁。 夹岸暖香沁透,烟柳笼沙洲。碧水映红袖,...

  • 八声甘州·春思

    文/冰雪伊人 —词曲系列— 更落花闲处惹闲愁,微雨半凋零。纵西湖暮景,疏林小径,灯火初明。且乍暖还轻冷,春意满幽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锣”声里思乡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cka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