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象过生命的尽头是什么样子吗?
当你老了,不能生活自理了,你希望被怎样对待?
如果是我的我,我希望有安宁疗护。
为什么这么说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711971/7be2558e13067e01.jpg)
因为在培训中,我仿佛从内到外,从身体到精神体验了一次安宁疗护,虽然我并没有身在病房中。
培训中有一个环节是实操演示安宁疗护的服务项目:洗头。
资深志愿者崔丹老师,在这个环节之前给我们讲了病房礼仪,恕我孤陋寡闻,第一次听说病房礼仪。
病房礼仪的流程是这样的,作为志愿者进去病房服务,首先不管门有没有关着,都要先敲门,进门之后要用目光回应病房内的所有患者,而不是直奔你要服务的病床去。目光回应完,打了招呼,再去你要服务的病床。
去到病床第一步是确认是否今天需要洗头服务,如果今天不想洗了,也没关系,告知下次洗头的时间,找护士去预约即可,然后交给后面进行洗头的志愿者。
接着还要去跟其它病床确认,提醒大家需要洗头发的话就去预约登记。
最后,洗头完毕,要退着出去,不能把后背留给病患,不要说再见。
在实操中,崔丹老师一丝不苟地按病房礼仪去做。
其实,在这个环节没开始前,我就注意到了崔丹老师。
她穿着志愿者的绿色马甲,在我面前大步走过,她头发已经花白,留着很短很短的短发。你会诧异于她身上的力量,我说的大步,是真的一步有一米远那么大,步子不光大还有劲,好像脚下装了弹簧,每走一步身体都会有力地向上弹一下。
好,开始了。
当当当,敲门。
崔丹老师微笑着走进病房,环视,最后目光回到要服务的病患身上。
走到她的病床前,确认:您是要今天洗发吗?
得到肯定回答,然后询问你是喜欢水温热一点还是温一点?
热一点。
志愿者团队另外两个伙伴去接水。
然后,开始把洗头的设备装好,把病患轻轻抬起,在她头下垫了一个防水的垫子,光面朝上,把头轻轻地放到盆子里,然后耳朵里塞了棉花,为了防止水进到耳朵里。
在洗之前,不是上来就用喷头洗,而是先把喷头冲着自己的手冲一下,因为管子里可能会有之前的水,会比较凉,直接上来洗会容易激到病患。
然后,开始洗,手一边洗一边像按摩一样,如果这时不小心把水溅到脸上了,就用棉花球去擦干。
洗完之后,把设备收起,然后吹头发,吹风筒不要一下子开太大,中档就好,一点点把头发吹干。
全部结束之后,告诉病患下次什么时候来,需要的话记得提前预约,最后退着身子走出去。
志愿者们动作轻柔地像抚摸婴儿,而且每一个动作都照顾到了病患的需求,声音也很温柔、温暖。
真正做到了“全人”的照顾,“全人”照护的身心社灵,分别指的是躯体健康、心理健康(主要是情绪)、社会健康(即人际关系)、精神健康(意识思想方面)。
坐在场下观看的我,就特别希望将来我老了的那一天,我父母老的那一天也可以这样被这样呵护。
可惜的是奶奶没有机会了,如果以后能推广到全国,尤其是农村里,那该多好啊。
因为,我知道农村的大部分养老是什么样子的。老人们是完全没有自主权的,会轮换着在几个儿子家里住,一家也不能多住一天,不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安稳的地方。在我看来,这还不算老有所依。
心里生发这个希望的同时,对从事安宁疗护的先行者们也生发了敬佩之情。
他们有医生、护士、社工、心理师、志愿者。
在他们的分享中听到的最多的就是,获益最大的不是他们照顾的人,而是他们自己。
因为,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让他们意识到生命的珍贵,意识到能正常地吃喝拉撒睡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2711971/478ec7ed7e0c9d10.jpg)
白露医生说,在安宁病房的六年她觉醒了,好像老天给她开了特异功能,之前很多想不通的点,一个一个地都开了,活得很自在。
欧小红护士长说,她想活出死了的时候想活出的样子。
赵静社工说,跟临终病人打交道让她更珍惜时间,不会有年轻人的丧、焦虑。
宋修宁志愿者说,自从做了志愿者她对老公没有要求和期待了,日子过得特别开心。
台上的他们给人感觉自然、坦诚、从容、自在,当然,就像每一位分享的老师说的,他们也是人,也有焦虑、也会发脾气,在这个团队中允许大家真实地表达,允许犯错、允许各种情绪的存在。因为大家都坚信照顾他人之前要先照顾好自己,爱人者更需要被人爱。
所以志愿者的服务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动作叫做切断,就是在服务之后要把病房的事情留在病房,不会把任何情绪带到生活中,同时也有个案团体小组在这方面支持大家。
![](https://img.haomeiwen.com/i2711971/336cbfe2238e63f6.jpg)
期待可以正式成为团体中的一员,加入到安宁疗护的事业中,用生命影响生命。
想要了解更多海医安宁的故事,可在微信搜索“海医安宁”,关注海医安宁的公众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