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岳麓山。有些儿疲惫,又是一个磨蹭的早晨,还是嗦一碗粉加上青椒牛肉鸡蛋,储备一整天的能量。
地铁前往岳麓山,缆车正在维修,所以预约了观光小巴士,长长的队伍,从门口排到那个拐弯处,两三百米是有的,看见很多游客徒步去爬山,有点心动,但是我们仨的状态都不是很佳,最终还是等到了巴士。
偶遇的上海小姑娘,真是佩服。独自利用双休日卧铺来长沙打卡,一大早到了长沙,橘子洲头已经打卡过卡了,这种特种兵式的游玩很酷,总觉得年轻真好。
车到了观光长廊,怕时间不够,并没有驻足眺望,继续转乘了大巴去了岳麓书院爱晚亭。十五年前来过,也是没有印象,找了最佳位置在亭子前留影,顺便背了背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从爱晚亭下来,便沿着山道曲曲弯弯在岳麓书院里转悠,因为从后门进入,一直在找正门的门头。
岳麓书院主体建筑第一次集中在中轴线上,主轴线前延至湘江西岸,后延至岳麓山巅,配以亭台牌坊,于轴线一侧建立文庙,形成了书院历史上亭台相济、楼阁相望、山水相融的景观。书院的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现存建筑基本格局。明代岳麓学术仍以朱张之学为正宗。明朝正德年间,王阳明及其弟子先后至此讲学,传播心学。明末,东林学派高世泰讲学书院,岳麓学术传统重新得以发展。
百度了相关资料,了解了岳麓书院与湖南大学的关系:976年,北宋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岳麓书院于岳麓山下,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变迁。1903年,岳麓书院改制,成立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湖南大学在书院正式成立。1979年,开始岳麓书院修复工作。1984年,成立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2005年,改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途径正门时,一群毕业的大学生正聚集在门口拍毕业照,朝气蓬勃的样子也叫人感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人才辈出,是青年们真正值得打卡追随的地方。
漫步在湖南大学里,听到学生们嬉语:“想来湖南大学,门都没有。”确实,兜了好大一圈,真的湖南大学正式的门都没有。在湖南大学毛主席塑像广场,同样看到了敬仰与感恩,再好好的看一眼,就要跟长沙再见了。
地铁回酒店,地铁去机场,再喝了一杯茶颜悦色,买了一些茶包,每人买了一只茶杯留作纪念。
果然,因为天气原因,飞机晚点了,索性耐着性子等,在高空俯瞰长沙的夜景,目及之处渐渐远离,心境平和了,也开阔了。
一段旅程结束,继续努力搬砖过日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