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沙,生活在繁华城市的人,是很难见到沙子的,要想见到沙子,除非对沙漠、海边,或者把沙子运进城里,做成沙盘、沙雕、沙具等。而生活在沙漠地区的人,长年累月与沙子打交道,沙漠既养育了他们,也饱受沙子的困扰。于是,就有人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战天斗地与沙漠展开斗争。
沙漠,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称是地球的肺脏。沙漠里面有绿色植被,有丰厚肥美的水草,有个各种各样的动植物。牛、羊、骆驼等都是人类的美餐,还有羚羊、豺狼、虎豹等珍稀动物,非洲沙漠还有大象、珍珠、钻石等贵重物品。沙漠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各种矿藏储量极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万物之巅。正因为如此,自从有了人类,攫取财富就成了沙漠的灾难,不断地挖掘毁坏,让沙漠在地球的占比越来越大,有些地方因过度开发,导致植被破坏脆弱,狂风大作,黄沙肆虐,甚至于沙尘暴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毁坏厂矿农田,天空中弥漫着黄沙尘土,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质量。
人类世世代代都在和沙漠做顽强坚决的斗争,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战天斗地,保卫家园。
大规模压沙,是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通过人工在沙漠危害大的地方,用麦草作原料织成一米见方的小方的格子,强行阻断沙丘连片的常见方法。并在方格内栽种适宜沙漠生长的草木,一定程度上也有治沙效果,延缓了土地沙化的进程。但是,要从根本上治理沙漠化,用压沙的办法恐怕无济于事。
人类和大自然必须和谐才能共生。生态恢复,生态治理才是根本出路。退耕还林取得了一定成绩,种草种树必须长期坚持,最关键最有效的还是生态补水,从根本上解决还得是要生态平衡。这就要求从各个层面加强管控,维护保持生态平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沙漠地区尤为重要。三江源需要涵养水源,而沙漠地区更需要保护水草丰美。简单的用水泥、PVC、塑料等修筑河道、集中养殖、规模种植,势必对非常脆弱的沙漠生态雪上加霜,其破坏性近乎是毁灭性的。最终沙漠将吞噬人类生活的家园。
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区,给沙漠生态平衡带来了福音。沙漠公园化,植物园、动物园、生态湖、工业园……。这种充分尊重大自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既要发展,也要保护。不是一味地追求高大尚,动辄成千上万亩这个观光园,那个示范区,而是要精准施策,注重实际。要充分认识种一颗树、植一片绿实属不易。搞规划、搞开发、搞建设要充分论证、细化管理,牢固树立保护树木、为绿让路的红线思想。
我们要安居乐业,我们要爱护我们人类的共同家园。沙漠蕴藏了人类生存的资源和财富。我们要让沙漠为人类美好生活吐出光华。浩瀚的沙漠与人类生生不息,共同繁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