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7:借助思维导图,在郝老师的文中穿行。
寒假一直啃读《人是如何学习的》,改变发生于2月14日完成预习作业第一章的思维导图。之前也用过思维导图,但都未曾触及其精髓。为了完成好这次思维导图作业,多次啃读自然免不了,甚至画好草图继续阅读学员们的小打卡发现自己的一级分支有问题之后2次修改。
之前读到郝老师的一篇《新网师学员的寒假应该怎样过》文中说到新网师文化的三层界定:‘合格’的标准是,合乎规范地完成任务,而不出现大的漏洞;‘优秀’的标准是,有创造性,让人眼前一亮,可供学习借鉴甚至推广,而不仅仅是执行任务;‘卓越’的标准是,他完成的任务,除了具备高度的创造性之外,乃是一件艺术品。”看着思维导图中“新旧科学”的概念分支不科学,加上写错被划去的一道,我决定重做思维导图,达不到卓越的“艺术品”境界,至少要超越合格的完成任务。
至此,阅读之后的每个章节,都会画张思维导图帮助理清结构。
有郝老师微信的学员都会看到郝老师经常在圈里发布阅读心得。有次看到郝老师发布一则讲座通知,想着不能现场听郝老师讲座,跟郝老师交流,在线听也是很好的方式。那次,郝老师的讲座是《普通教师如何尽快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当然不是奔着想成为“专家型教师”而去,只是刚好“专家”就是《人是如何学习的》第二章中反复提及的概念,正读得愁苦,想着或许能有正解?
果不其然,郝老师分析了专家型教师的五大特征:掌握丰富的知识、经验和问题解决策略;头脑中有大量“有意义的模块”;能看到问题的深层结构特征;调取知识“自动化”;元认知水平更高。同我一样惊喜的学员一定不少,后来,小打卡中看到很多学员引用专家型教师的这些特征进行理解阐释。
郝老师的宝真不少。
就此开启了阅读郝老师公号文章的旅程,同时用上思维导图工具。借由思维导图,对老师文中的“专业阅读”、“根本书籍”、写作”、“调整认知结构”等概念更清晰,对老师文章的框架看得更明白,而这些,都是之前缺乏思维导图阅读时难以抵达的。我们的眼睛会欺骗,以为看过就能知道,谁曾想,浅浅一读,印象也会淡淡一过。
惭愧的是,郝老师的两本书买来却没怎么细看,用郝老师《教师是一场艰难的穿越》的话说,“在根本处,如果没有一个艰难的穿越过程,如果不能把知识转化为智慧,如果没有改变、完善大脑中的认知结构,所有这些或听来、或从书上看来的知识,都不能有效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都不足以让自己彻底走出类似的困境。”换言之,之前我经历更多的是碎片化的浅阅读,很少经历过研究性的深阅读,没有改变完善大脑的认知结构,提升不了自己的专业能力,也读不进去这些书。
我该如何爱上专业阅读,改变大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
《如何阅读经典书》一文中,郝老师点明:“开展主题式(研究性)学习。
对于重要且有难度的书,我的经验是:1.列为近期阅读计划,用一年或几个月沉潜此专题,坚持每天读半小时;2.在微信搜索关键词,阅读相关有质量文章;3.在知网下载相关论文阅读;4.网购相关书籍。
这样阅读,的确很慢。但好处是,这样读过后,这个主题就基本上明白了。要真正通透,还需要把知识当成工具一样运用。”
借由郝老师讲座中提到文章4种结构的方法,今天读的是《高效能人士如何积极主动》和《教师成长是一场艰难的穿越》,发现这两篇文章都是为解决问题而写,结构类似:借助出现的问题点出背景,分析原因,给出解决的办法,总结升华。
比如《高效能人士如何积极主动》一文:
一、由两个女生哭诉工作遇到的遭遇开始,郝老师开解,但女生难以接受,因为有她们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很多常人一样,遇到困难从外界找原因;
二、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遇到问题找外因的原因有三,1.环境、基因、心理决定论;2.自己的支教经历,艰苦的环境也是自己成长的契机和财富;(让我想到“重要的不是事实,而是你如何解释事实;”)
三、如何解决问题?积极主动:1.积极主动的内涵;2.结合“死亡集中营”弗兰克林突破物质的束缚,超越纳粹的禁锢,有回应的自由和选择的故事,讲人性的本质是积极主动地回应;
四、积极主动的意义就是选择自己可控的尽量去做好,本质就是勇于承担责任,从自身内部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而非不可控的外界。
借由阅读郝老师的文章,更加明白日前啃读的意义:经典读不懂,是因为之前大脑接受的都是轻松的读物,阅读处于舒适区;啃读的结果和阅读时的轻松度成反比,根本书籍的阅读才会让人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郝老师的文章解了我不能和老师们线下交流的遗憾。郝老师的文章会一一去寻了来读,郝老师的书也会采取同样的方式,借由郝老师的文和书完成主题式研读。
我是个笨学生,郝老师的文章早就在了那里,如今,我方像阿里巴巴的强盗发现宝贝般不倦啃读。
假期隔离在家,没有不能外出的焦虑,每天完成预习任务,读郝老师的文章,期待这段美好时光化作来日里“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