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的乡愁——折耳根

作者: 汾湖草木人 | 来源:发表于2020-04-23 09:38 被阅读0次

    蕺读“jí”,早在东汉就用这个字来指代鱼腥草。自古以来,蕺菜都是这种植物的正式名称,而鱼腥草、折耳根都是民间的俗称。

                                            ——题记

    隔壁大妈在自家房子边种了一片折耳根,昨天路过时我看见她拔了很多出来,乱七八糟摆放路边,起先我以为她是要弄来吃。可后来听她说,太多了,拔掉一点,不是弄来吃的。

    不吃,种这么多来干嘛?直言不讳之余,我有点疑惑。

    偶尔用它来和别的药物一起吃,单独吃我们还没弄来吃过。大妈笑了。

    这下我算是弄明白了。这么大一片折耳根,原来只是偶尔用来做药引。大妈还说,刚开始种的时候一点点,如今几年过去,爆发出这么大一片来。

    正好这时走过来一个中年男子,是小区里的人。我认识他,听说他是懂点医术的,自家院子里种的全是草药。此刻,只见他停下脚步,说,这东西是个好东西,治病的。我问他具体治什么病?他说,要看你治什么病,比如偏头痛,你就把它和偏头疼的药一起煎熬来吃,有用。比如脚疼,你就用它来和脚疼的药一起吃,也是管用的。但不能多吃,我听了,心里悄悄泛起一丝惊颤。

    大妈看我很关心她那些被拔出来的折耳根去处,热情的问,你要么?要就拿去,反正我也是要扔掉的。

    听大妈这样一说,我也就解除了顾虑。说,你不要么我就来择一点去吃。

    见我回家拿剪刀和竹篓,四岁的以恒跟在身边很高兴,只见他手里也拿着自己的小剪刀。

    大约半小时后,我已经择选好两大把折耳根。大妈说,你喜欢吃就多剪点吧!我说就吃一顿,够了。

    折耳根拿回家,我用清水泡了起来,目的是想把泥泡掉,让它更干净。

    今天早上,我把折耳根洗干净之后,单独炒了一盘。正好和早餐一起吃,味道还是可以的。

    说起吃折耳根,离开家乡已经二三十年,我这还是第一次在芦墟这边吃它。

    中国饮食文化庞杂,南北有别,东西有异。一地人的蜜糖,可能是另一地人的“砒霜”。就拿这折耳根来说,小时候我们经常吃。故乡的吃法一般不外乎就是两种,一种生拌,一种炒熟。那些年,我们吃它时根本就不知道它是不可以多吃的。

    后来详细查看了下百度,说近年来不少科普界的人士指出,鱼腥草含有一种叫做马兜铃内酰胺的物质,有潜在的肾毒性、致癌性,能不吃就不吃。这下,真有点懵了。

    还有这样的说法:折耳根有很悠久的食用历史。传说越王勾践号召越国全体人民择蕺菜而食,原因是为了遮盖自己嘴里的臭气。吃鱼腥草的风尚,一直以来局限于长江以南,出生于江苏吴县的唐代诗人陆龟蒙在其思念家乡的诗句中直言:“至今思秃尾,无以代寒菹。”秃尾即鳙鱼,寒菹即凉拌鱼腥草。至于为何鱼腥草为何没有传入中原,有人认为,鱼腥草会导致口臭,是种不雅的食物,只有蛮夷才会以此为食。

    魏晋时期,折耳根正式作为药用,以“鱼腥草”之名收入药籍。在云贵川一带,至今还有不少人用鱼腥草煎制味道刺鼻的汤水,用来解暑、退烧、消炎等。

    2020/04/23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舌尖的乡愁——折耳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cnmihtx.html